战网中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51|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仅在理论上就存在着许多严重错误

[复制链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15:5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徐李焕

标签:佛教理论错误

对于任何一门宗教,我们都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实践情况和理论体系来加以鉴定。对于佛教,我们在此姑且不谈佛教实践的种种弊害,主要谈佛教的理论体系,那么佛教在理论上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
首先,在看待客观世界时,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世间万物只不过是暂时的幻象。佛教的这一理论可谓是佛教的基础,佛教教义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然而,世间万物虽然不是永恒的,但万物存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人所共知而不容否定的。佛教对事物的变易性和暂时性加以绝对化,对事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却视而不见,这是佛教在理论上的一个严重错误。
其次,在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上,佛教认为人和动物等生命体是逐世轮换的。今世之人在前世可能是猪、狗之类的动物;是由猪、狗之类的动物投胎到今世而成为人的。今世人做得好,下世可轮换成天神;如做得不好,下世将轮换成比猪狗更低级的动物,如苍蝇、蚊子等。众所周知,凡真理都是可用事实来检验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那么,佛教轮换说经得起事实检验吗?如果说下世变成什么由于检验的时间点没到而答不出来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前世已过,检验的时间点早就到了,有谁能说出他(她)前世是什么呢?!今世之人谁也不知道所谓的“前世”,足见佛教轮换说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是谬论而不是真理。
其三,一些人十分推崇佛教的众生平等说,以为它是最具有博爱精神的。我们知道基督教的平等博爱说是界定在人类之内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博爱。而佛教的众生平等说无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认为人与猪、狗甚至老鼠、苍蝇之类的动物是生而平等的。佛教的众生平等说,表面上具有博爱精神,实质上是抬举了动物,贬低了人类,是对人性的侮辱。
其四,不少人以为佛教中的缘起说及随缘说富有哲理,也有利于个性修养。应当说,佛教缘起说及随缘说确实具有这方面的优点和作用,但它们的弊端和副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佛教的这两套理论是以佛教的虚幻说为基础的,是建立在佛教虚幻说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常常使人误入相对主义以及诡辩胡扯、无视现实、自我麻醉、毫无责任的歧途。其实对于佛教缘起说及随缘说,我们要用正确的信仰及理论来加以引导,这样才能正确利用,否则就会出错和受害。
其五,佛教中的善恶报应说虽然具有引导人们弃恶从善的作用,但其弊端和副作用更大。佛教信徒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教义影响下,虽然愿意行善积德,但佛书所述的行善积德,多是念佛吃素、烧香拜佛、向僧人布施钱财、为建造佛教寺庙及举办佛事捐款之类的事情,很少像基督教那样教导信徒利用自己所创造的财富来救贫济困。基督教和佛教都教导人们弃恶从善,但实际情况是:基督徒参与劳动创造财富,并利用自己所创造财富救助苦难者,佛教僧人接受他人的钱财,依靠他人的布施不劳而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佛教认为今世享受富贵是因为前世修得好、今世遭遇苦难是因为前世在作孽,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佛教徒不会发现、认清和消除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缺陷和弊端,无法成就使人民大众广泛得益的大善大义。而佛教僧人为了寻求所谓的“涅槃”(最终解脱)而离家出走,使无数妻子失去丈夫、无数丈夫失去妻子、无数父母失去儿女、无数儿女失去父母、无数兄弟姐妹失去同胞手足!一些推崇佛教之人对虚浮不实的佛教“功德”迷信入骨、执迷不悟,而对佛教实实在在的巨大危害却置若罔闻。在此我不能不指出的是:只有荒谬的佛教才会使这些人如此荒谬!
可以这样说:除非人们没有领悟基督教,否则必能认识到基督教教义无一不是真理;除非人们没有领悟佛教,否则必能认识到佛教教义几乎全是谬论。
上帝之所以会让佛教等错误而有害的东西存在着,正如我在《关于上帝与世界及人生的问答》中所谈到的:世界是上帝用来试炼人的灵魂的场所。上帝常常利用魔鬼来制造各种错误而有害的东西,以便考验人、试炼人和惩罚应受惩罚之人。如有父母允许自己的小孩去认别人为父母,聪明的小孩知道这是父母故意在试探他(她),决不会去认别人为父母。同样,上帝虽利用魔鬼设置了种种错误的宗教及信仰,并允许人类自由地信仰,但聪明的人知道“信仰自由”乃是上帝用来试探并区分人类的一道工具,决不会认为人类真的可以信这信那。聪明的人知道:“信仰自由”的潜台词是:自己选择的信仰,责任和后果由自己承担。上帝不是早在圣经中作了启示吗,灵魂最终进入天国而永生的,只是少数忠实地信仰上帝的人。通过“信仰自由”这道工具,上帝正可把大量不认他为灵魂之父(天父)的人巧妙地过滤掉!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不指望灵魂进入天国永生。”对此我需要指出的是:灵魂不想进入天国永生也应信仰上帝。因为世界的公正、和平与幸福,有赖于上帝的旨意及教导。耶稣基督在向信徒传授祷告用语时,要信徒向上帝表达这一祈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圣经《马太福音》第6章第10节)。” 耶稣虽然不会将所有人的灵魂都接入天国,但耶稣愿所有人在世间都能享有公正、和平与幸福。耶稣知道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只有遵行上帝的教导才能走向完善,所以他希望上帝的旨意能在地上得到实行;他召唤信徒帮助世人通过信靠上帝而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
最后我趁便提一下,一些介绍宗教情况的书籍,有利于读者认识各种宗教,但未必有利于读者找到正确的宗教。宗教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最终有赖于上帝圣灵的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5

帖子

529

积分

骑士

Rank: 4

积分
529
沙发
发表于 2014-3-27 20:48:28 | 只看该作者

者:徐李焕

标签:佛教理论错误

对于任何一门宗教,我们都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实践情况理论体系来加以鉴定在佛教来说,就是证悟,这个有历代祖师,先贤.不知此人何时得证(鉴定) 对于佛教,我们在此姑且不谈佛教实践的种种弊害有何弊害,佛教人士必然恭听.为何欲言又止?主要谈佛教的理论体系,那么佛教在理论上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错误。此话甚大,且出语无章法,
首先,在看待客观世界时,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世间万物只不过是暂时的幻象。佛教的这一理论可谓是佛教的基础从这句话直接看出作者根本连一部经论都未曾读过.佛教以因果为基础.佛教教义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然而,世间万物虽然不是永恒的,但万物存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人所共知而不容否定的。佛教对事物的变易性和暂时性加以绝对化,对事物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却视而不见,这是佛教在理论上的一个严重错误.既然第一句就已是歪解,后面不说自破.
其次,在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上,佛教认为人和动物等生命体是逐世轮换的。今世之人在前世可能是猪、狗之类的动物;是由猪、狗之类的动物投胎到今世而成为人的。今世人做得好,下世可轮换成天神;如做得不好,下世将轮换成比猪狗更低级的动物,如苍蝇、蚊子等。众所周知,凡真理都是可用事实来检验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那么,佛教轮换说经得起事实检验吗?如果说下世变成什么由于检验的时间点没到而答不出来是情有可原的,那么前世已过,检验的时间点早就到了,有谁能说出他(她)前世是什么呢?!今世之人谁也不知道所谓的前世,足见佛教轮换说是经不起事实检验的,是谬论而不是真理。轮换似乎应为轮回?轮回不是生命体,而是第八识.
其三,一些人十分推崇佛教的众生平等说,以为它是最具有博爱精神的。我们知道基督教的平等博爱说是界定在人类之内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博爱。而佛教的众生平等说无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界限,认为人与猪、狗甚至老鼠、苍蝇之类的动物是生而平等的。不知有何出处?佛教的众生平等说,表面上具有博爱精神,实质上是抬举了动物,贬低了人类,是对人性的侮辱。不值一驳,佛出生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其四,不少人以为佛教中的缘起说及随缘说富有哲理,也有利于个性修养。应当说,佛教缘起说及随缘说确实具有这方面的优点和作用,但它们的弊端和副作用也是相当严重的。佛教的这两套理论是以佛教的虚幻说为基础的,是建立在佛教虚幻说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常常使人误入相对主义以及诡辩胡扯、无视现实、自我麻醉、毫无责任的歧途。其实对于佛教缘起说及随缘说,我们要用正确的信仰及理论来加以引导,这样才能正确利用,否则就会出错和受害。作者也间接承认了自己在曲解佛教
其五,佛教中的善恶报应说虽然具有引导人们弃恶从善的作用,但其弊端和副作用更大。佛教信徒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教义影响下,虽然愿意行善积德,但佛书所述的行善积德,多是念佛吃素、烧香拜佛、向僧人布施钱财、为建造佛教寺庙及举办佛事捐款之类的事情,很少像基督教那样教导信徒利用自己所创造的财富来救贫济困。基督教和佛教都教导人们弃恶从善,但实际情况是:基督徒参与劳动创造财富,并利用自己所创造财富救助苦难者,佛教僧人接受他人的钱财,依靠他人的布施不劳而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佛教认为今世享受富贵是因为前世修得好、今世遭遇苦难是因为前世在作孽,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佛教徒不会发现、认清和消除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缺陷和弊端,无法成就使人民大众广泛得益的大善大义。而佛教僧人为了寻求所谓的涅槃(最终解脱)而离家出走,使无数妻子失去丈夫、无数丈夫失去妻子、无数父母失去儿女、无数儿女失去父母、无数兄弟姐妹失去同胞手足!一些推崇佛教之人对虚浮不实的佛教功德迷信入骨、执迷不悟,而对佛教实实在在的巨大危害却置若罔闻。在此我不能不指出的是:只有荒谬的佛教才会使这些人如此荒谬!
可以这样说:除非人们没有领悟基督教,否则必能认识到基督教教义无一不是真理;除非人们没有领悟佛教,否则必能认识到佛教教义几乎全是谬论。 这段不知从何而来,佛教有在家出家之分,基督也有修士和信徒之分,劝人向善是世界三大宗教的根本,为何成为作者不可原谅的所谓荒谬呢?无可理喻.
上帝之所以会让佛教等错误而有害的东西存在着亮了正如我在《关于上帝与世界及人生的问答》中所谈到的:世界是上帝用来试炼人的灵魂的场所。上帝常常利用魔鬼来制造各种错误而有害的东西,以便考验人、试炼人和惩罚应受惩罚之人。如有父母允许自己的小孩去认别人为父母,聪明的小孩知道这是父母故意在试探他(她),决不会去认别人为父母。同样,上帝虽利用魔鬼设置了种种错误的宗教及信仰,并允许人类自由地信仰,但聪明的人知道信仰自由乃是上帝用来试探并区分人类的一道工具,决不会认为人类真的可以信这信那。聪明的人知道:信仰自由的潜台词是:自己选择的信仰,责任和后果由自己承担。上帝不是早在圣经中作了启示吗,灵魂最终进入天国而永生的,只是少数忠实地信仰上帝的人。通过信仰自由这道工具,上帝正可把大量不认他为灵魂之父(天父)的人巧妙地过滤掉
有人或许会说:我们不指望灵魂进入天国永生。对此我需要指出的是:灵魂不想进入天国永生也应信仰上帝。因为世界的公正、和平与幸福,有赖于上帝的旨意及教导。耶稣基督在向信徒传授祷告用语时,要信徒向上帝表达这一祈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圣经《马太福音》第6章第10节)。耶稣虽然不会将所有人的灵魂都接入天国,但耶稣愿所有人在世间都能享有公正、和平与幸福。耶稣知道上帝所创造的世界只有遵行上帝的教导才能走向完善,所以他希望上帝的旨意能在地上得到实行;他召唤信徒帮助世人通过信靠上帝而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
最后我趁便提一下,一些介绍宗教情况的书籍,有利于读者认识各种宗教,但未必有利于读者找到正确的宗教。宗教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最终有赖于上帝圣灵的引导。
这位同学是来黑那个教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17

帖子

3019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3019
板凳
发表于 2014-3-27 22:50:13 | 只看该作者
[quote=lifetimes,79671]者:徐李焕

标签:佛教理论错误

对于任何一门宗教,我们都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实践情况和理论体系来加以鉴定。在佛教来说,就是证悟,这个有历代祖师,先贤.不知此人何时得证(鉴定) 对于佛教,我们在此姑且不谈佛教实践的种种弊害,有何弊...[/quote] LZ 中毒太深,只认耶稣了,你不用太和他较真,呵呵
[backcolor=#ffffff]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backcolor] [backcolor=#ffffff]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1903

帖子

7269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269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原创写手

地板
发表于 2014-3-28 01:01: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Wing,79696]LZ 中毒太深,只认耶稣了,你不用太和他较真,呵呵[/quote] ls的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则,重要考核指标是发帖数、点击量和回帖率,基本上他们发帖回帖都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极吸引人的标题(引发点击)、极荒谬的论点和论据(引发讨论驳斥增加回帖)、极易触动神经的社会热点(引发共鸣产生回复)。
虔诚的芙蓉教信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717

帖子

3019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3019
5#
发表于 2014-3-28 01:20:32 | 只看该作者
[quote=mirac1e,79713]ls的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则,重要考核指标是发帖数、点击量和回帖率,基本上他们发帖回帖都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极吸引人的标题(引发点击)、极荒谬的论点和论据(引发讨论驳斥增加回帖)、极易触动神经的社会热点(引发共鸣产生回复)。[/quote] 我觉得 lifetimes 跟 LZ 认真起来了,就想善意地提醒一下,呵呵
[backcolor=#ffffff]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backcolor] [backcolor=#ffffff]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backcolo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0:10:32 | 只看该作者
[quote=mirac1e,79713]ls的不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则,重要考核指标是发帖数、点击量和回帖率,基本上他们发帖回帖都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极吸引人的标题(引发点击)、极荒谬的论点和论据(引发讨论驳斥增加回帖)、极易触动神经的社会热点(引发共鸣产生回复)。[/quote] 你这么了解,原来是业内人士啊。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3:18:16 | 只看该作者
[quote=lifetimes,79671]者:徐李焕

标签:佛教理论错误

对于任何一门宗教,我们都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实践情况和理论体系来加以鉴定。在佛教来说,就是证悟,这个有历代祖师,先贤.不知此人何时得证(鉴定) 对于佛教,我们在此姑且不谈佛教实践的种种弊害,有何弊...[/quote] 佛教的基础是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还有十二因缘,并不是以因果为基础。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7

帖子

0

积分

骑士

Rank: 4

积分
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8#
发表于 2014-3-28 23:51:52 | 只看该作者
佛教本身就是一种信仰。强调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04

帖子

2385

积分

精灵王

Rank: 6Rank: 6

积分
238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9#
发表于 2014-3-29 16:19:58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支持有信仰的人,但是最反感有了信仰一知半解就开始诋毁别人的信仰!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几大教派中都会有让人更包容的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1599

帖子

6524

积分

风云使者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524

社区居民最爱沙发忠实会员喜欢达人原创写手追星一族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1:15: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mf好好好,79914]我很支持有信仰的人,但是最反感有了信仰一知半解就开始诋毁别人的信仰!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几大教派中都会有让人更包容的教导![/quote] 这篇文章并没有讨论包容的问题,只谈对与错。
如果信佛的人能用事实证明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那我也愿意相信。
可惜没有一个人能从科学或逻辑的角度来证明这些。
我并不是批评或诋毁佛教,我只是借别人的文章来抛砖引玉,希望能看到更有深度的解答。
自 从 造 天 地 以 来 , 神 的 永 能 和 神 性 是 明 明 可 知 的 , 虽 是 眼 不 能 见 , 但 藉 着 所 造 之 物 就 可 以 晓 得 , 叫 人 无 可 推 诿 。罗马书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BattleCN ( 陕ICP备05006600号 )

GMT+8, 2024-6-8 02:09 , Processed in 0.0439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