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中国

标题: 藏传佛教,中国佛教,及信仰。 [打印本页]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3 11:16
标题: 藏传佛教,中国佛教,及信仰。
看大家讨论一个佛教话题很热乎,给大家分享一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1cb750100i74w.html
http://www.weibo.com/1407606744/ADpeecGq0?mod=weibotime
下面的长微博太长,我把我的一些看法先放在前头这里。
1. 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但中国佛教,以下文来看,已经远远不同于后来的藏传佛教了。
2. 我没兴趣评论下面这个藏传佛教密宗做法的对错。只要当地法律允许,我没想法。
3. 中国佛教引入了很多哲理性的思维,我不想说青出于蓝这个评语,但如果它导向正确,就是一个好宗教。
4. 每个宗教都有一些奇怪的禁忌,但如上所述,只要不违法,我没兴趣评论他们是否正确。宗教本来就是和无神论相对立的。事实上,有过讨论,强无神论也可以算是一种变态的宗教信仰。科学的无神论是弱无神论,或者说怀疑宗教的某些描述正确性但包容宗教的善的一面。
5. 以我这个弱无神论者来看,信仰其实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宗教只不过是你的信仰的一个载体。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3 11:36
申請開個宗教信仰版塊
我再來當版主...哈哈哈
作者: Wing    时间: 2014-4-3 12:47
可悲的文明……可悲的少女们……默哀
作者: hh1122    时间: 2014-4-4 06:59
[quote=bbclinton,80582]申請開個宗教信仰版塊
我再來當版主...哈哈哈[/quote] 你本来就是版主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4 08:08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个国家越发达,妇女的地位就越高。
(1)英国:是一个有着“女王情结”的民族,撒切尔是欧洲第一位女首相,也是唯一一位带领保守党连赢三次大选的首相,从1979年到1990年统治着英国,是丘吉尔以来最杰出的英国政治领导人。
(2)瑞典。瑞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权国家”。2000年,瑞典与它的北欧邻国芬兰一起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男女平等的“模范国家”。瑞典的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40%。
(3)挪威。与她的北欧邻国瑞典一样,同享“女权国家”的声誉。挪威女足的注册会员甚至超过男足。
(4)新西兰。1893年,新西兰的妇女就获得了选举权,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2000年,新西兰宪法规定的五个最高职位:国王(由英国女王兼任)、总督、总理、议长、最高法院院长均由清一色的女人担任,以至令世人惊叹南太平洋上出现了一个“女儿国”。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4 08:16
(5)荷兰。荷兰历史上女王累计在位时间比男性国王还长。从1890年起,荷兰又连续由三位女王统治,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民族恐怕是世界上最习惯由女人统治的了。
(6)法国。法国人有这样说法:在法国,女人排第一位,狗排在第二位,孩子排第三位,男人站最后。法国的男人的确是非常尊重妇女的。他们处处礼让女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也都是由女人来拿主意。
(7)加拿大。加拿大的女权运动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加拿大人与北欧人、荷兰人一样,属于世界上体格最健壮的民族,这与它们的女性地位高有一定关系,因为母亲对子女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
(8)美国、新加坡。美国就不用说了,新加坡的女人地位也很高,源于其国家的制度沿用了英国体制,即便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马来族妇女,也能凭自己的努力得到部长、议员的位置。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4 08:31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越贫穷,女性地位就越低。最典型的,要数阿富汗(与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接壤)。阿富汗的女子地位最低。大部分女人不识字,女人甚至不能出入男人的场所,特别是清真寺,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女人规定不可以接受教育,12岁就可以嫁人。
在同一个国家,一般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女性地位较高。比如上海男人到外地是经常被人看不起的、被嘲笑的对象,因为上海男人普遍怕老婆、善于做家务是出了名的。你到内地人家作客,女人通常是不上桌的,尤其是在农村,上海则不然,即使是帮忙带孩子的保姆或打扫卫生的小时工,也会大大方方地跟雇主在同一张桌子上用餐,而且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上海又正好是大陆经济最发达、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4 09:46
目前世界公认的真正的发达国家只有18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中前七个是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西方七国”)。
在18个国家里,只有日本不是基督教国家,但是,日本却是基督教国家扶植起来的。日本也不是佛教国家,因为日本的原始宗教是神道教,日本武士道精神就是来源于神道教!
如今,韩国基督教与经济同步发达,中新网10月12日电据韩国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韩国国民展望,韩国能在今后10年内进入人均收入超3万美元的发达国家之列。
佛教国家如柬埔寨、泰国、尼泊尔、缅甸等等大多都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除非洲某些国家以外,佛教国家基本上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而基督教国家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这时,我不得不问,如果佛有能力、并且慈悲的话,为何佛教国家的人民如此贫穷落后,佛为什么不让信佛教的众生生活的得更好,为什么天天烧香的人,也得不到佛发慈悲?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4 15:20
[quote=抵押菠萝兔,80675]目前世界公认的真正的发达国家只有18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瑞典、丹麦、挪威、芬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其中前七个是最发达的国家,被称为“西方七国”)。
在18个国家里,只有日...[/quote] 这个是偷换概念了,想拿结果想证明原因。逻辑推理不是这样玩的。你可以这样怀疑,然后找证据来证明,但不能反推的。
因为必定还有更多的基督教国家,是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就好像你说日本是基督教国家扶植起来的一样,非常的搞笑的一种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日本是佛教国家,但我就不想认为他们是佛教国家”一样耍赖的逻辑。
发达国家真正的发达,是因为法制(宪政)。日本是佛教国家,但日本是最先开始宪政的佛教国家(明治维新),你可以说他们是受到了西方宪政思维的影响,但那和基督教没有必然联系。

我个人可以稍微赞同菠萝兔的地方是,佛教尤其是中国为主的黄教,有很多禅宗思想,比较追求淡泊,不太争某些事情的一时对错。这可能会导致这部分受众不那么争取自己的权益,以至于法制思维会被压制。
但,在历史长河的时光流转中,谁又能100%肯定禅宗思想过去现在未来就必定比法制思维差呢?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4 15:39
[quote=韬光晦影,80696]这个是偷换概念了,想拿结果想证明原因。逻辑推理不是这样玩的。你可以这样怀疑,然后找证据来证明,但不能反推的。
因为必定还有更多的基督教国家,是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就好像你说日本是基督教国家扶植起来的一样,非常的搞笑的一种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quote] 我個人認為一個以霸權為主的軍國主義國家不可歸納為任何一個現存常見的宗教. 只有走和平路線, 誠實面對歷史的人或國家, 才配談得上有宗教信仰.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4 17:59
[quote=韬光晦影,80696]这个是偷换概念了,想拿结果想证明原因。逻辑推理不是这样玩的。你可以这样怀疑,然后找证据来证明,但不能反推的。
因为必定还有更多的基督教国家,是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就好像你说日本是基督教国家扶植起来的一样,非常的搞笑的一种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quote] 有人问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为什么不是个个发达?如:马拉维、卢旺达、津巴布韦、乌干达、东帝汶、海地、玻利维亚、菲律宾,为什么贫穷落后?我们要知道一点,这些国家都是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传教士在近代才撒下的福音种子。而且事实上,海地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国家。海地的国教是“巫毒教”,海地之所以被人们误认为是基督教国家,原因是,海地的“巫毒教”里面,吸纳了天主教的数种仪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前身,曾经也是没有文化的野蛮民族。而西方基督教国家,基督教信仰已经有一千年多年的历史了。
欧洲的北方蛮族接受基督教后成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英国、丹麦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基督教信仰史也有上千年了。
亚洲、非洲接受基督教的时间才一二百年。并且这些野蛮民族受原始宗教影响也非常的深。他们的基督教信仰远远无法与西方基督教国家相提并论。我们可以说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而不能说亚洲、非洲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文明。
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据最近的福音时报报道,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人民依然还保持着原始宗教的信仰。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4 18:17
[quote=抵押菠萝兔,80713]有人问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为什么不是个个发达?如:马拉维、卢旺达、津巴布韦、乌干达、东帝汶、海地、玻利维亚、菲律宾,为什么贫穷落后?我们要知道一点,这些国家都是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传教士在近代才撒下的福音种子。而且事实上,海地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国家...[/quote] 信主可以上天堂我聽過,

信基督教可以讓人發達? 還要是 信念越深越發達...

那想大家想發達的..趕快來信了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5 00:05
[quote=抵押菠萝兔,80713]有人问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为什么不是个个发达?如:马拉维、卢旺达、津巴布韦、乌干达、东帝汶、海地、玻利维亚、菲律宾,为什么贫穷落后?我们要知道一点,这些国家都是西方基督教国家的传教士在近代才撒下的福音种子。而且事实上,海地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国家...[/quote] 你这段话是想把基督教等同于文明么?你要真是这样想的,那我就只能呵呵了。甚至于,我要删你的贴了,因为我看到了你的签名。看上去,你是基督教徒了?
讨论宗教本坛倒也不反对,但是你要是在布道(因为你明显在说基督教优于别的宗教)的话,那是违法版规的。



历史上,基督教坑害的科学家不是一个两个,教廷干的坏事也不是一件两件。就好像我楼顶转的藏传佛教一样,多数人看了都无法接受,但是不丹人接受。


你与其说是基督教给世界带来了文明,到不如说是基督教比较幸运,落在了大航海时代之后快速发展的西方社会文明中。我不觉得基督教一开始有什么特别比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优越的地方,相反,我是觉得西方人率直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基督教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本末不应倒置。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00:18
看一个国家是不是基督教国家,是不能拿心理测试来定性的。要想看一个国家的主流宗教信仰是什么?很简单,看看这个国家的文化与哪个宗教关系最密切就可以知道了。有些人更喜欢称呼非洲、拉美等贫穷落后国家是基督教国家。而对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就不喜欢称其基督教国家了。说什么基督教不是美国国教,所以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请问,非洲、拉美穷国的国教是基督教吗?

????另外,对于非基督徒来说,他们最不喜欢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与信仰上帝有任何关系。他们更喜欢说信仰与国家的发达无关。于是,就想在各方面找理由。然而,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几乎都是信仰上帝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可是,非基督徒依然不甘心。所以他们只能用西方国家基督教信仰衰退说事。意思是说,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的人在不断减少,西方国家却依旧保持发达。这就说明西方国家的发达不是来自信仰上帝。其实,这是非常无知的说法。

????我们应该知道,基督教之所以被传播全球,就是这些西方国家大量向外派遣传教士传教的结果。这也是要应验圣经的预言,福音要传播全地,直到地极。然后,末日将要来到。反对基督教人大有人在,遗憾的是,他们根本就阻挡不了基督教要传遍全球的事实!所以说西方的发达是源自传福音的巨大功劳!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可以说,西方国家至今依然还是世界上传播福音的主力军。西方国家有无数的传教士为了执行上帝的旨意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上帝怎能不赐福西方国家的付出呢?上帝能不赐福传教士的国家和后裔吗?

????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信仰的确不如早前虔诚了,这与生活的优越性及大量移民涌入都有关系的。因为人会在苦难中更多的思想上帝。而在顺境中忘乎所以。然而,西方国家如今依然还有绝大多数人是信仰上帝的人。

????上帝不会因为一部分人不信上帝,或者不虔诚而即刻收回西方的福分。看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上帝派天使灭亡所多玛的事。亚伯拉罕为此事向上帝求情。我们看看圣经创世纪中的一段内容:《创世纪》18:20—32节,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做这事。”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做这事。”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大家看到了吗?上帝愿意为十个义人,而放弃毁灭罪大恶极的所多玛行动。看清楚,这是十个人,而不是10%的人。西方基督教国家蒙上帝喜悦的人何止10个人、10%?由此看来,西方国家蒙福是因为多数人的行为是好的,那些不信上帝的人在西方国家是沾了信仰上帝之人的大光了。如果有一天西方国家彻底把上帝抛弃了,这时我们再看看西方国家还能蒙福多久?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会要比其他国家教会属灵多了。几年前,我在中国天主教群里了解天主教的情况,却感受到极其浓厚的火药味。有一个新加入群的女信徒被群主踢出去了,踢她之前,我正在安慰这位女信徒,在她被踢出去后,她把我加到她自己的群里了。通过交流,我才知道,她已经属于美国公民了,而且她在中国不是天主教徒,是新教徒。我感到不解,问起原因?她说自从来到美国后,美国教会的虔诚、属灵深深的感动了她,这是华人教会所没有的感受。虽然自己在美国天主教会里听不懂英文讲道,却经常有感动而流泪。

????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吸引大量的移民拼命涌入?那是因为西方国家里面有耶稣基督的爱在里面。有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是吸引移民的原因,这些人也不想一想,阿联酋的经济发达也是屈指可数的。为啥阿联酋不能吸引大量移民?有人认为西方科技发达吸引是移民原因,亚洲的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也很发达,为啥日本不能吸引大量的移民?相反,发达的日本却有大量人口移民欧美。这些都是因为非基督教国家没有耶稣的爱在里面。很多出过国的人都深有体会,西方国家人民很有爱心、善良、友好。就连佛教徒、反基督教人士都争先恐后的移民欧美。

????西方国家在对待穷人方面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相比的。这一点就是蒙上帝喜悦的行为!上帝说: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贫穷人,你不可因他贫穷就抢夺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门口欺压困苦人。因耶和华必为他辨屈,抢夺他的,耶和华必夺取那人的命。……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

????通过以上经文,可以使每一个人明白一个问题,社会慈善为何会诞生在西方基督教世界里?有些人总喜欢把基督教文明中的成就说成来自某某文化,比如有人说西方的民主是来自希腊的民主选举,事实上,这是很悲哀的说法,因为希腊的所谓民主选举,是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的伪民主。而且经常是祸害人的表决,希腊立法消灭畸形儿一事,就可以使人明白希腊的民主是真民主,还是伪民主了?这样的伪民主会是基督教民主的来源吗?应该说这些人没有看过新约《圣经》。对于西方国家善待穷人,创办出影响全世界的慈善事业,目前这些人还没找到借口,把西方的慈善说成某某文化的成就。

????西方人对待弱势群体的做法,上帝必会赐福他们。我的徐叔是大型国企的宣传部长,九十年代初,经常宣传欧美如何黑暗、坏,却悄悄把儿子送到美国留学,据徐婶说,为了把儿子送到美国,向亲朋好友借款二十多万,这在九十年代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了。在徐叔、徐婶退休后,他们去美国看望儿子,徐叔在美国突发脑溢血,住在美国的医院里,他们夫妇深深的体会到美国里面源自基督教信仰的爱!吃喝拉撒都是美国人给伺候的,天天都给徐叔洗澡,一点都不用家人操心,这在中国全都属于家人的工作。两个月的时间,医疗费是五万多美元,没想到的是,全部减免了。徐婶在美国信耶稣了。徐叔也不再说美国黑暗很坏了。据张牧师讲,自己刚刚去美国的时候,分文皆无。很倒霉患上绝症,治疗费花了一百多万美元,外加二三百万台币。这些费用是张牧师一辈子都难以还完,结果同样得到全部减免的决定。西方国家这样对待人,是上帝所喜悦的行为。

????上帝说: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他的角必被高举,大有荣耀。……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反过来,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对待穷人的?前两年有位农村妇女因患肝腹水入院治疗,钱花完了,得到的是停药。无奈只能出院回家,在深受疾病折磨的情况下,这位农村妇女拿起菜刀给自己做了手术,不久就死亡了。前年新闻报道,有一个家庭发生火灾,孙子跑出去后发现爷爷没有出来,于是,返回去把爷爷救出来,自己烧成重伤,因为没有钱治伤,爷爷跪在大街上求人帮助。今年年初央视新闻播放了一个患病的小女孩,在花光钱款后,无奈的选择截肢了。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了,小女孩很理解家长的选择,说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

????通过方方面面的对比,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做的比西方国家好的了。

????圣经说:他终日恩待人,借给人,他的后裔也蒙福。他的后裔在世必强盛,正直人的后代必要蒙福。……眼目慈善的,就必蒙福,因他将食物分给穷人。

????西方国家有理由不得到上帝的赐福吗?上帝会因为一部分人不虔诚、不信上帝而收回西方国家的发达吗?要知道基督教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上至总统,下至平民,信仰上帝依然还是多数人。西方现在依然还是传播基督教的主力军,其国家依然信仰上帝,并且按照上帝的吩咐善待人。所以,不要再拿心理测试说事!

????上帝说: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就必蒙福;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们 神的诫命,偏离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道,去事奉你们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就必受祸。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00:31
[quote=韬光晦影,80750]你这段话是想把基督教等同于文明么?你要真是这样想的,那我就只能呵呵了。甚至于,我要删你的贴了,因为我看到了你的签名。看上去,你是基督教徒了?
讨论宗教本坛倒也不反对,但是你要是在布道(因为你明显在说基督教优于别的宗教)的话,那是违法版规的...[/quote] 如果你看过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就会知道,西方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受基督教影响,而不是他们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基督教,本末倒置的正是你自己。我不说谁好谁坏,只说谁对谁错。我希望有人能驳倒我,而不是不让我说话。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01:03
[quote=抵押菠萝兔,80754]如果你看过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就会知道,西方文明就是基督教文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受基督教影响,而不是他们的思维模式影响了基督教,本末倒置的正是你自己。我不说谁好谁坏,只说谁对谁错。我希望有人能驳倒我,而不是不让我说话。[/quote] 我個人認為 宗教無分對錯, 人無分貴賤, 武功門派無分高低.
是高是低是對是錯是貴是賤, 只是個人的修為.

還有一點你想想, 你駁到我, 只代表你口才文筆比我好, 但不代表真理真相是這樣.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02:01
与科学相抵触又不符合逻辑的就是错的,尤其是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都行不通的。

如果宗教真的不分对错的话那金轮邪教可就高兴了,奥姆真理教也就可以翻身了。

我这个人口才很差,文笔也不好,但我就是相信科学,相信逻辑。

如果道理上讲不通,无论你说得多好,我也不会轻易相信。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就是说你为了一个目的,去按一个方法修行,最终还是一无所有,都是虚空。
作者: hh1122    时间: 2014-4-5 06:02
大神们都不用睡觉吗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13:59
[quote=抵押菠萝兔,80761]与科学相抵触又不符合逻辑的就是错的,尤其是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都行不通的。

如果宗教真的不分对错的话那金轮邪教可就高兴了,奥姆真理教也就可以翻身了。

我这个人口才很差,文笔也不好,但我就是相信科学,相信逻辑。

如果道理上讲不通,无论你说得...[/quote]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就是说你为了一个目的,去按一个方法修行,最终还是一无所有,都是虚空。 \"

真的不敢相信閣下看過百部佛經...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都曲解了.... 還敢大條道理去引用, 還敢解釋他的含意...

\"有為法\" 是一個名詞, 不是什麼 \"为了一个目的,去按一个方法修行\"..

如果不懂, 就說不懂, 不要去裝..
我是只認真去看過兩本經, 就兩本經, 不會扮勁去裝百本經.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16:24
[quote=bbclinton,80782]\"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就是说你为了一个目的,去按一个方法修行,最终还是一无所有,都是虚空。 \"

真的不敢相信閣下看過百部佛經...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quote] 那你说说什么叫“有为法”。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16:44
\"有為法\" 跟 \"無為法\" 相對.
你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 經過大腦的認知過程,所產生出來的景象和感覺, 都是有為法, 亦即是\"相\".
那是虛幻不真實的.
之前舉過一例, 比如你看見一朵紅色的玫瑰, 覺得很美. 那景象就是有為法.
實體其實是 700nm 波長的電磁波, 但你的眼睛和腦袋將他看成紅色, 再產生美的感覺.

又例如 有人辱罵了你一句, 你聽了後很憤怒, 那就是 \"相\" / \"有為法\".
他的一句說話, 實際是聲波在空氣震動, 再震動你的耳膜, 經三塊耳骨擴大, 再震動內耳的神經線末端, 而產生
一個神經脈衝, 傳去你的大腦, 大腦把他分析, 認為是一個不好的聲音, 然後經腦電波傳去腦的另一個負責感情的區域, 產生了憤怒.
在這例子里, \"相\" / \"有為法\" 是辱罵的說話,憤怒的感覺; 但\"體\" / 事物的真相就是 聲波的震動.
聲波的震動 就是 聲波的震動, 它本身並沒有帶有讚美或辱罵.

我的意思是說, 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 都是你大腦自己產生出來的.
例如牛看見的顏色, 跟人看見的顏色, 是不一樣的. 雖然事物的真相都是一樣, 但大家看出來的世界都不一樣.
所以, \"無為法\" / \"體\" 是真實, \"相\" / \"有為法\" 是不真實.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18:21
搜索词条

一切有为法

更多图片(7张)

一切有为法指有作为、有造作之一切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金刚经(大八·七五二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中文名:一切有为法

原意: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

简介:佛学术语

泛指:一切有作为

来源:金刚经

包含:物质、精神

分享百科名片:

简介

佛学术语,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如《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19:12
再簡單的一個例子

你對一個中國人說 \"操你媽\", 他會憤怒.
你然後對一個巴基斯坦人說 \"操你媽\", 他會沒有什麼感受.

為什麼?

我的意思是, 同一樣的東西, 經過大腦的處理, 會出現不用的景象, 從而產生不同的感受和情緒.

世間上萬事萬物都只是化學物質, 如原子, 中子,電子 (或更現代的科學有次原子), 跟循著一些物理規則去作出變化.
所以六祖很出名的一首詩 :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那只是正子中子電子在不停運行, 是人把它看成樹, 把它稱之為樹.

所以金剛經亦含有一個哲學, 就是 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如來說 a 非a 是名a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23:20
[quote=bbclinton,80798]\"有為法\" 跟 \"無為法\" 相對.
你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 經過大腦的認知過程,所產生出來的景象和感覺, 都是有為法, 亦即是\"相\".
那是虛幻不真實的.
之前舉過一例, 比如你看見一朵紅色的玫瑰, 覺得很美. 那景象就是有為...[/quote] 纠正一下你的错误,红色可见光的频率是400–484 THz ,波长在620–750 nm ,并不单指700nm波长的电磁波。在正常人看来是红色的玫瑰,在牛看来有可能是灰色或黑色的,但这并不妨碍玫瑰的客观存在。如果你通过视触嗅听等感官感觉到的都是“有为法”,都是“相”,都是虚幻不真实的,那么请问你是如何认识佛法的?把你从小关在一个密闭的小黑屋里,让你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出、摸不着,你又如何能了解世界?知道事物的本体?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5 23:25
[quote=bbclinton,80810]再簡單的一個例子

你對一個中國人說 \"操你媽\", 他會憤怒.
你然後對一個巴基斯坦人說 \"操你媽\", 他會沒有什麼感受.

為什麼?

我的意思是, 同一樣的東西, 經過大腦的處理, 會出現不用的景象, 從而產生不同的感受和...[/quote] 还有你对“有为法”的解释是哪里来的?有出处吗?还是你自己想的?我是应该信你还是应该信搜索引擎呢?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23:35
[quote=抵押菠萝兔,80839]纠正一下你的错误,红色可见光的频率是400–484 THz ,波长在620–750 nm ,并不单指700nm波长的电磁波。在正常人看来是红色的玫瑰,在牛看来有可能是灰色或黑色的,但这并不妨碍玫瑰的客观存在。如果你通过视触嗅听等感官感觉到的...[/quote] 所以佛法都是虛空的.
問題和煩惱都是虛空不存在, 所以佛法 (即解決痛苦的方法) 都是虛空不存在的.
即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了解世界, 知道事物的本體?
我就是世界, 我就是事物的本體
(這個你要看看印度教的一元論, 佛教的世界觀把它承繼了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23:40
[quote=抵押菠萝兔,80840]还有你对“有为法”的解释是哪里来的?有出处吗?还是你自己想的?我是应该信你还是应该信搜索引擎呢?[/quote] 這是我看過不同的文章,歸納後自己寫出來的.
你用搜索引擎找出來的內容, 花了超過十個佛學術語去解釋一個佛學術語, 只會讓人越看越不明白.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5 23:46
\"在正常人看来是红色的玫瑰,在牛看来有可能是灰色或黑色的,但这并不妨碍玫瑰的客观存在。\"

你說出重點了. 不同眼睛不同腦袋, 所感受出來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認為那是紅色, 牛認為是灰色. 什麼色都是虛妄的, 都是 \"相\", 只是你認為它是這樣.
實際是大約 700nm 的電磁波
明白嗎?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0:06
[quote=bbclinton,80846]\"在正常人看来是红色的玫瑰,在牛看来有可能是灰色或黑色的,但这并不妨碍玫瑰的客观存在。\"

你說出重點了. 不同眼睛不同腦袋, 所感受出來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認為那是紅色, 牛認為是灰色. 什麼色都是虛妄的, 都是 \"相\", ...[/quote] 那你认为红玫瑰的本质应当是什么呢?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00:08
[quote=抵押菠萝兔,80850]那你认为红玫瑰的本质应当是什么呢?[/quote] 無數次原子在瞬間過千萬次的生滅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0:11
“無數次原子在瞬間過千萬次的生滅 ”这句话,释迦摩尼肯定说不出来。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0:26
印度教一元论早就听说过,“梵我合一”是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是有一点你要清楚,创造者和被造物是不平等的,梵天和他创造的人也不可能合一。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00:27
[quote=抵押菠萝兔,80852]“無數次原子在瞬間過千萬次的生滅 ”这句话,释迦摩尼肯定说不出来。[/quote] 你說得對. 他也許說不出來. 可是, 他教導我們, 很多東西是我們認為它們是這樣, 但實際不是這樣.
我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 都不是事物的真實一面.
就算你明白了, 亦只是認知上的認識, 但心的習性並沒有改變.
例如我是女孩, 有人送一朵紅玫瑰給我, 我還是會很開心的. (其實只是給你一堆無數的次原子)
單單認知上的改變, 並無法解脫我們生活中的痛苦.
要透過實際的感受,透過修禪去改變心的習性, 才可以解脫痛苦.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0:35
[quote=bbclinton,80856]你說得對. 他也許說不出來. 可是, 他教導我們, 很多東西是我們認為它們是這樣, 但實際不是這樣.
我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 都不是事物的真實一面.
就算你明白了, 亦只是認知上的認識, 但心的習性並沒有改變.
例如我是女孩, 有人送...[/quote] 请问你通过禅修改变习性了没有?为什么我一激你你又搞“轮回”了呢?
你脱离了痛苦没有?假如你三天没吃饭,饿得不行,你认为这个饥饿感也是虚幻的吗?
这时候不去吃饭,去修禅管用吗?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学过辟谷,反正我认为不管用。
送你鲜花你会开心,那泼你一身粪水你也会开心吗?不都是一堆原子分子吗?(请原谅,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01:01
[quote=抵押菠萝兔,80858]请问你通过禅修改变习性了没有?为什么我一激你你又搞“轮回”了呢?
你脱离了痛苦没有?假如你三天没吃饭,饿得不行,你认为这个饥饿感也是虚幻的吗?
这时候不去吃饭,去修禅管用吗?我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学过辟谷,反正我认为不管用。
送你鲜花你会开心,...[/quote] 我沒禪修. 雖然認知上有改變, 但心的習性卻沒有.
那當然沒有脫離痛苦.
佛說四十二章經建意 \"日中一食 樹下一宿\", 但沒有建議三天不吃飯.
上座部佛教是建意吃飯時不要吃太飽, 吃飯要當成吃藥來吃.
吃飯也就成了修禪.
我被潑糞水當然會不開心. 那是因為我心的習性, 數十年來已經把糞視作不好的東西.
但如果被潑者是個有修為的人, 就能 \"應作如是觀\".  
或者你對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潑糞水, 他亦不會不開心, 因為他沒有心的習性. 亦不視糞為不好的東西.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8:33
[quote=bbclinton,80859]我沒禪修. 雖然認知上有改變, 但心的習性卻沒有.
那當然沒有脫離痛苦.
佛說四十二章經建意 \"日中一食 樹下一宿\", 但沒有建議三天不吃飯.
上座部佛教是建意吃飯時不要吃太飽, 吃飯要當成吃藥來吃.
吃飯也就成了修禪.
我被潑糞水當然會不...[/quote] 别说粪水,就是干净水,泼到婴儿身上他也不喜欢。
一是会受惊吓,二是会受凉,三是皮肤受潮会刺激婴儿的感觉神经,即使包着尿不湿,婴儿撒尿后也会哭,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8:38
[quote=bbclinton,80859]我沒禪修. 雖然認知上有改變, 但心的習性卻沒有.
那當然沒有脫離痛苦.
佛說四十二章經建意 \"日中一食 樹下一宿\", 但沒有建議三天不吃飯.
上座部佛教是建意吃飯時不要吃太飽, 吃飯要當成吃藥來吃.
吃飯也就成了修禪.
我被潑糞水當然會不...[/quote] 还有我就问你饥饿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幻的,你不用三天不吃饭,就按佛说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顿饭,坚持一个星期,看看到底谁说得对。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08:46
[quote=bbclinton,80842]所以佛法都是虛空的.
問題和煩惱都是虛空不存在, 所以佛法 (即解決痛苦的方法) 都是虛空不存在的.
即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何了解世界, 知道事物的本體?
我就是世界, 我就是事物的本體
(這個你要看看印度教的一元論...[/quote] 我觉得你既然相信佛教就不应该再相信印度教,因为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不承认有创造者的存在,印度教有创造者,有保护神和破坏神,虽然不是三位一体,但毕竟是有神论,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13:18
[quote=抵押菠萝兔,80874]还有我就问你饥饿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幻的,你不用三天不吃饭,就按佛说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顿饭,坚持一个星期,看看到底谁说得对。[/quote] 以我所知, 目前很多修禪的人都是奉行日中一食. 亦不見得有出現什麼問題.
反而現代人多暴飲暴食, 大魚大肉, 極盡奢華享受, 這樣反而出很多問題.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13:27
[quote=bbclinton,80911]以我所知, 目前很多修禪的人都是奉行日中一食. 亦不見得有出現什麼問題.
反而現代人多暴飲暴食, 大魚大肉, 極盡奢華享受, 這樣反而出很多問題.[/quote] 这个我承认,同时对苦行僧的毅力也表示钦佩。但这不是我要谈论的问题。我想说的是,饥饿、恐惧这些感觉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包括人的各种欲望,如果对其采取压制的办法,其实收效不大。因为人性就是如此,越压制就越反弹。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13:37
[quote=抵押菠萝兔,80875]我觉得你既然相信佛教就不应该再相信印度教,因为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不承认有创造者的存在,印度教有创造者,有保护神和破坏神,虽然不是三位一体,但毕竟是有神论,不能混为一谈。[/quote] 為什麼不應該?
多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 然後自己思考分析, 只要不是盲目信從.
釋迦牟尼當年就拜訪了很多印度教瑜伽大師
道德經亦有云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要效法天, 地, 和道
道是沖虛的, 人的心亦應該沖虛, 虛懷若谷, 去接受了解不同的事物和思想.

如果心只滿載一樣東西, 外面還有其他什麼的, 都就容不下了.

\"Be open minded, dont be narrow minded\"  ^^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13:39
还有一个问题,请恕我冒犯。
你说的“我被潑糞水當然會不開心. 那是因為我心的習性, 數十年來已經把糞視作不好的東西.但如果被潑者是個有修為的人, 就能 \"應作如是觀\". ?”是不是意味着真正有修为的人能够以粪便为食?因为从本质上看,香喷喷的饭菜和臭烘烘的大便都是一堆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13:46
[quote=bbclinton,80918]為什麼不應該?
多了解不同宗教的信仰, 然後自己思考分析, 只要不是盲目信從.
釋迦牟尼當年就拜訪了很多印度教瑜伽大師
道德經亦有云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要效法天, 地, 和道
道是沖虛的, 人的心亦應該沖虛, 虛懷若谷, ...[/quote] 多了解一些知识是没坏处,但在有没有神这个问题上,你既相信佛教的无神观,又相信印度教的有神论,这个就让人感到大惑不解了。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14:03
[quote=抵押菠萝兔,80919]还有一个问题,请恕我冒犯。
你说的“我被潑糞水當然會不開心. 那是因為我心的習性, 數十年來已經把糞視作不好的東西.但如果被潑者是個有修為的人, 就能 \"應作如是觀\". ?”是不是意味着真正有修为的人能够以粪便为食?因为从本质上看,香喷喷的...[/quote] 閣下娘親是雌性,母雞也是雌性,怎麼閣下不叫母雞做娘親. (純粹運用阁下的邏輯,無意冒犯)
作者: hh1122    时间: 2014-4-6 15:27
围观大神聊天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17:20
[quote=bbclinton,80927]閣下娘親是雌性,母雞也是雌性,怎麼閣下不叫母雞做娘親. (純粹運用阁下的邏輯,無意冒犯)[/quote] 我可从来没说过“女人和母鸡从本质上说都是一堆运动着的原子”这类的话,估计只有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而你我显然都不属于这类人。所以请正面回答我的提问,谢谢。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18:23
我跟你說飯和糞本質上都是無數次原子在瞬間過千萬次的生減,
然後你的提問是\"既然本質一樣, 怎麼修道的人不吃糞, 那不是一樣嗎?\"

這個問題的邏輯跟本有問題,
就正如 閣下娘親是雌性, 母雞也是雌性, 難道我要如你問我般去問你, \"既然本質一樣都是雌性,
為何你不叫母雞做娘親, 那不是一樣嗎?\"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6 18:32
[quote=抵押菠萝兔,80922]多了解一些知识是没坏处,但在有没有神这个问题上,你既相信佛教的无神观,又相信印度教的有神论,这个就让人感到大惑不解了。[/quote] 其實有神, 無神, 跟本不重要...
假設你說得正確, 有神存在, 但現時的社會 (自古至今), 仍然每天有人打架, 有戰爭, 有恐佈活動,有失戀, 有人自殺, 有人患狂躁症, 有人貪婪去搶劫, 有人去強姦等等等等
神怎去解決這些問題? 神有沒有去解決這些痛苦? 這些痛苦和問題已發生數千年了, 神做了什麼?
你是會繼續去祈禱, 希望神去救你? 還是會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 解決世人痛苦的方法?
我會選擇後者
所以, 有神存在與否, 並不重要.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23:29
[quote=bbclinton,80978]我跟你說飯和糞本質上都是無數次原子在瞬間過千萬次的生減,
然後你的提問是\"既然本質一樣, 怎麼修道的人不吃糞, 那不是一樣嗎?\"

這個問題的邏輯跟本有問題,
就正如 閣下娘親是雌性, 母雞也是雌性, 難道我要如你問我般去問你, \"既然本質...[/quote] 雌性是本质吗?你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了吗?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6 23:47
[quote=bbclinton,80979]其實有神, 無神, 跟本不重要...
假設你說得正確, 有神存在, 但現時的社會 (自古至今), 仍然每天有人打架, 有戰爭, 有恐佈活動,有失戀, 有人自殺, 有人患狂躁症, 有人貪婪去搶劫, 有人去強姦等等等等
神怎去解決這些問題? 神...[/quote] 神从摩西时代就颁布了律法,不按律法去做的,必将受到惩罚。
摩西十诫是现代法律的根源,这是任何一个法学专家都不会否认的。
古罗马十次残酷镇压基督教,都没有成功,最后基督教反而成了国教,虔诚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有感于罗马法律过于复杂繁琐,于是组织一大批法律专家以圣经旧约中的律法为蓝本写成了一个《宪法》(Codex Constituionum),并通行全国,国内凡是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法规一律无效。
在最后成型的《罗马法典》里,有这样一段:

透过祂神圣的王权,神把这个国家交托给我们统治。我们历经战争的胜利,也承接和平的礼物。同时因着肩负国家架构的运行重责,彷佛如临深渊、如履薄水,思索着神所给予我们的大能支持,便我们不至于仗恃自己的膀臂,不倚靠军队,不仰仗元帅,也不自恃才能,而是在于对至高无上之三位一体真神护佑的盼望。如此,世界方能持续进行。

  查士丁尼法律改革的第三个部份是成之于公元 533 年的《制度法》(Institutiones)。基本上,它是《宪法》的浓缩版,又加进了一些补述。《制度法》是给法律学生阅读的一本官订手册。如同西方一些重要的文件一般。它仍是以救主为其开宗明义:

  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给胸怀大志的法律学生......在删除了不一致性所带来的不和谐、混论的的国家规章(即国家法)之后,我们关照了无以数计的旧有之法律体系。并且,如同水手渡过大海中心一样,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一项工作。

  这些不凡的出版被后人称之为《查士丁尼法》(Codes of Justinian)。为了消弭法律之间的矛盾,查士丁尼做了一些调整和补充。例如,

  * “自由人(曾为奴仆者)不再视为是分开来的群体。”他们得以分享“自由人的所有特权”。

  * 严惩强暴:以极刑定谳;对霸占财产的人亦同。

  * 律师必须向圣经发誓,将全力以诚信保卫当事者的权益。此外,若发现告诉不属实,律师将停止一切诉讼程序。

  杜兰写道,查士丁尼法“把正信的基督教纳入法律之中。它以宣告三位一体真神做为开宗明义篇”。奥斯卓高斯基说:“在基督教影响所及,法时常在更高的人性原则之下被加以修正,尤其是有关家庭的部份。”

  稍后,奥斯卓高斯基也补充说:

  查士丁尼是占领拜占庭的最后一任罗马君王。同时,他也意识到掌控国家的那位神圣者的存在。他统治世界的企图心也是奠基于基督教和罗马帝国。

  数世纪以来,查士丁尼将基督教纳入法律的作法影响了整个世界。历史学教授诺曼康德(Norman Cantor)写道:“查士丁尼法是中古世纪最高度发展的法律体系,也是现代欧洲法律系统的基础。”迪尔说,查士丁尼的成就使得他的缺点和失败瑕不掩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工作,是人类进步史上最大的成果。”迪尔补充说:

  查士丁尼法为国家提供了道德的基础,它在中古世纪之中保存了下来,并且教导西方有关国家的意义,以及社会结构的原理。再者,它用新的基督教精神瓦解了严密的罗马法律,从此,它把社会公义、公共道德和人性引介到法律的层面里。

  杜兰说“拜占庭帝国律法历久不衰。自从帝国在西方消失了五个世纪之后,布隆格纳(Bologna)的法律学者曾经将之作了一番修订,而不论君王、教宗均对此奉行不渝。并且它是许多现代国家的法律基础架构。”

  查上丁尼法最后影响了英国的法律历史。温菲尔德(H. Winfield)在他的《英国法律历史的主要来源》(The Chief Source of English Legal History)一书中解释道:

  十二世纪的时候,布隆格纳学派成立了,并且恢复教授罗马的律法......这项新的运动有其倡导人,并且其中一位名叫瓦卡里马斯(Vacarius)的人来到了英国的坎特伯雷(Canterbury)和牛津两地传授罗马律法。1149 年,他为他的学生编了一本教科书......书名是 \"Liberpauperum\",它是以《宪法》和《罗马法典》为蓝本所写成的......,到了十二世纪末,瓦卡里岛斯的传授已经在牛津结出果实来了。

  温姆瑟写道:

  黑暗时期,当欧洲兴起一股对罗马律法的兴趣,并且提供环境做为现代法律的温床时,人们所学习的正是查士丁尼的法律册子。他的律法成了欧洲法律,也是大部份英美两国法律的基础。

  德雷普金批注道:“查士丁尼法事实上是法律系统的房角石:拿破仑法典即是直接依据它而来;一直到 1900 年德国还援用此法 。即使在英国,『公共法』(Common Law)有许多地方也是渊源于罗马律法。”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重点:圣经强化了查士丁尼法。查士丁尼法变成西方法律的一块基石。因此,圣经是我们法律系统的根源。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7 00:11
另一个圣经影响西方法律的例子是,韦塞克斯(Wessex)国王阿尔弗烈德的法案。这位国王以阿尔弗烈德大帝著称于世(849-899)。他效法将十诫引进爱尔兰的圣帕提克(St. patrick),在帕提克 400 年之后,依样画起葫芦来。


  阿尔弗烈德大帝活在一个骚动的时代里。在他做王之前和之后,英国不是被她的征服者围困,就是被大火焚烧。这个国家最大的梦魇是古挪威人,他们肆虐欧洲沿海地区。包括英国几个岛屿。这是一段黑暗时期。然而,阿尔弗烈德大帝带给人民盼望。法兰生(Allen Frantzen)指出:「借着出版一套法律,也是英国第一套法律,阿尔弗烈德大帝更新了自从威京人(The Vikings)入侵之后即陷人的错乱法律、政治和社会系统。」然而那不只是更新而已;历史家罗伯兹(J. M. Roberts)断言阿尔弗烈德大帝的「革新是欧洲社会里唯一的政府创新努力,并且标记着英国伟大时刻的开端。」


  所不同于查士丁尼的是。阿尔弗烈德大帝用最高的伦理标准来统治国家,丘吉尔在他《英语系民族的历史》(History of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一书中做如下的表达:


  在古挪威人战舰狰狞的时代里,阿尔弗烈德大帝是一盏明灯,是撒克逊人成就的光环标志,也是这个民族的英雄。在丹麦战役当中,这位统冶者教给了他们勇敢和信心,他用国家和宗教的信仰挺住他们,并颁给了他们法律、良善的管理制度,记载了他们英勇的事迹。人们以轶闻和歌谣来颂扬他。


  即便是那位高度怀疑主义者,反基督教的伏尔泰(Voltaire)也评论到:「我不认为世界上谁能比阿尔弗烈德大帝更值得有无穷尽的子孙!」


  阿尔弗烈德大帝的性情是受圣经指引的,他所制订的法律也是如此。安塔弗德教授(Pauline Stafford)解释:「在那本法律书的前言里,阿尔弗烈德大帝大量地引用旧约。这位第九世纪国王心目中的君王典范是,士师记中那些专心取悦造物神的统治者。」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其它的事物影响到阿尔弗烈德大帝。法兰生指出:「阿尔弗烈德的律法将许多传统合成在一起,包括摩西律法。初代教会的会议记录、以及最重要的,他本国的法律条文。」丘吉尔补充:「阿尔弗烈德大帝律法以肯特(Kent)、韦塞克斯(Wessex)和麦西亚(Mercia)现有的法律为基础,混和了摩西律法、基督教原则和德国习俗法。」


  薛夫(Philip Shaff)在他的《基督教会历史》(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一书中更指出,阿尔弗烈德大帝的改革融合了圣经的原理:


  他的律法以十诫和其它源自圣经的原理为前导。为纪念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旅居生涯,他的法律保护陌生人。如同摩西律法上给予奴隶自由的条例,他的法律也在七年之后开释奴隶。为了阻止一切的血腥报复,它创立了罚款制度。他下令通行耶稣传授的黄金律(Golden Rule),也就是:“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必须怎样对待别人”。


  有趣的是,阿尔弗烈德律法之中有一种特别的企图和启示。法兰生解释:


  他的律法之中复杂的结构反映了它的合成性目的......整套律法共有一百廿本书,是一个有组织的架构,而其所呈现的是文学的传统,非逻辑性的必然。分成一百廿章是被视为纪念律法宗师摩西在世的年日;咸信摩西活了一百廿岁。


  史塔弗德解释:「当阿尔弗烈德制订他的律法时,他的目的是在地上推行和保存天上的律法版本。在律法中,他将罪推广到罪行,并解释神人之间关系的错乱,是模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窃盗或谋杀而错乱的。」


  他所做的,以及他之所以如此行的原因是不能小觑的。阿尔弗烈德大帝是英国第一位把律法根深蒂固地建立在圣经之上的国王。日后在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律法系统里,包括美国的,英国的法律系统一直扮演着吃重的角色。




大宪章


  几世纪以后。英国到达了另外一个法律历史上的里程碑--英国大宪章。公元 1215 年,许多贵族不满约翰国王的专制暴行。坎特伯雷大主教蓝顿(Steve Langton)倡议国王和人民两造之间应达成一项合意书,以防止君主极权的专制。约翰葛林(John Richard Green)在他所着《英国人民历史》(History of English People)一书中写道,大宪章「在传统权力的范畴上划了一条不能逾越的线,保存了国家的记忆......直到出现了书写的立法。」


  如同其它基督教重要的文献一般,大宪章以神做为起点:


  约翰,因着神的恩惠,身为英国国王、爱尔兰大主公、诺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以及安茹伯爵,现在对他的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男爵、司法官、林务官......及效忠他的百姓们请安。汝等知悉,吾人在神面光之下,在吾人与祖先灵魂救恩之中,以及神荣耀之前,誓将推行圣洁的教会,并改善领土......首先,在神允准之下,为吾人后代永世之故,批准大宪章:


  英国教会应持有自由,拥有其完整之权力与自由......吾人并将自由赋予居住在本国地土上之所有自由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他们以及他们的后裔将永远配享一切成文和未成文之自由。


  圣经为大宪章立下了根基和原则。大宪章的另一个副产品是陪审团制度。陪审团制度之所以产生,乃是由于约翰国王喜欢任意地诬告别人,并且下令地方官吏罗织罪名。在「人民法庭」(The People\'s Court)电视影集中,那位为人津津乐道的法官韦普纳(Joseph Wapner)献身加州最高法庭和市府法院长达廿年。他说:


  这个在美国和大英国协之中视为理所当然的陪审团制度阻止了政府的滥权。在世界其它国家里,陪审团制度仍然是人民的梦中情人。但是,远比大宪章还早,这种制度起源于何方?没错,是在「利未记」里,更明确地说,是在十九章第 15 节:「按着公义审判你的邻舍。」


  没有圣经就没有大宪章,也不会有陪审团制度。


  法律上另一项源自圣经的重要进展也是发生在中古世纪,那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纽约大学前历史教授约瑟夫瑞特(Joseph Reither)在他所着之《世界简史》(World History at a Glance)一书中写道:


  人类平等论是人类相当新颖的观念。它是中古世纪人们重复谈论的一个话题:「在神面前,人类的灵魂同有相等的价值。」




格鲁修


  另一个西方法律的宗师也是从圣经着手的。即是荷兰的格鲁修(Hugo Grotius,1583-1645),此人素有「现代国际法之父」的美名。


  政治科学教授爱德华(Charles Edward)宣称「十五岁的时候,格鲁修即在知识和学术上得到启蒙,使得他成为当时最有名望的人物之一。」廿六岁的时候,他便以《公海》(Mare liberum,1604)一书名闻遐迩。这是一本阐述航海的律法,并很自然地担任国际公海自由权限的发言人。


  格鲁修详加说明引用在各国的自然法。法律教授布尔特(W. E. Bulter)在格鲁修国际法(Law of Nations)的批注中解释说,格鲁修相信「神在自然界里立下了祂的公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神都提供了生命的必需品。有些地方特别盛产一些东西,有些地方则特别盛产别的东西。「神圣的公义就是,一个民族必须提供他们地区的特别必需品给其它民族。」依循这个脉络,格鲁修论辩着公海白由。


  他的书中最著名的理当首推《战争与和平法》(De Jure Belli et Pacis)。温姆瑟评论说,此书「包罗万象。直到今日仍然被引用着」。格鲁修自己解释说,他之所以写这本书的原因是,矫正基督教的一项严重错误。他认为基督教界充满了太多没有正当理由的战争,一旦战争发生,基督教界就被迫「拋弃所有敬畏神的心和法律。」


  格鲁修在他的书里藏着神的真理和事实的谜语,晚近一位牛津教授布尔(Hedley Bull)解释为何现代的学生在阅读格鲁修的著作时常常发生困难:「即便阅读英文翻译本,主修国际关系的学生今天不容易读懂格鲁修的作品。他们受阻于圣经以及古典的知识,而这个在格鲁修那个时代是被视为整个辩论的支架。」这里有一小片段录自《战争与和平法》


  在善良的人群里,某个原则应该在毫无争议的情况下被建立,但是一旦建立这个原理的权威抵触了自然法,或是神的诫命时,这项规范应当无效。因为,当使徒说他们应该听从神,不听从人的时候,他们所求助的是永不误谬的力量。


  爱德华在详细描述格鲁修的理念时说:


  格鲁修的所有作品里,有许多将神比做自然的「作者」。在第二卷里,他引录四个他认为历代以来最被大众广泛接受有关神的观念:首先,神只有一个;第二,神高过所有的事物;第三,神关切人类的事务。加以公义审判万事;第四,神是创造除了祂自己以外的那一位。


  第二卷结语中,格鲁修祷告基督教界能在这个他指为不公义的世界中觉醒,并且悔改。他祷告神「把这些教训刻在那些在基督教世界里摇摆的人心」。他并祷告神会给基督教国家的领袖们一颗知道和遵行神律法的心。在前言第十二节里,格鲁修指出神是国际法的基石:


  我们提过的这个自然法--包括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所谓根植于人类世界重要的生活路径--不得不归功于神,因为祂定意将这样的路径根植在人类世界里。


  格鲁修对于历史有很大的影响。没有哪一个国际关系的历史事件比「西发利亚和平」条约(Peace of Westphalis,1648)更影响世界的了。它是「卅年战争」之后所签署的,并且建立了国和邦之间的关系「条约的前言是依照格鲁修的思想所写的。布尔解释:「格鲁修所考虑的国际社会理念,在西发利亚和平条约里充分落实,格鲁修可以被称做现代和平解决方案之父。」


  然而。格鲁修的影响力超过任何一个单一衍生的历史事件。温姆瑟说:「格鲁修的......名气让所有现代国际法律的作者光环尽失。他对学问以及人类的贡献是无限的。」




布莱克史东


  法律领域里另外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布莱克史东(William Blackstone,1723-1780)。他写过一系列《英国法注释》(Commentaries on British law)。在使法律落实的一百五十年过程里,布莱克史东扮演着一个吃重的鱼色。截至目前为止,他仍是法律界中的佼佼者。威尔斯比(W. N. Welsby)说他是:「从深刻思索证据出发,终于成为一位敬虔的基督徒。」


  布莱克史东的影响甚至延伸到近代的法律事务。也许你听说过阿拉巴马州法官被一所大学(ACLU)告状的新闻,状纸上说这位法官把一幅刻有十诫的匾额挂在法庭的墙壁上。罗伊摩尔(Roy Moore)法官是我书中的英雄,他也是 1997 年第二届由「珊瑚礁事工」主办的「年度基督教政冶家」得主。摩尔法官援用布莱克史东为他的主要法律依据,写下了八十七页的答辩书。这份没有出版的文件--一份非常有用的资料--清楚地交代美国的法律引自英国,而英国的法律又是从神的律法而来,尤其是十诫。


  今日,布莱克史东仍被视为法律体统之起源。摩尔写道:


  自从 1793 年以来,美国最高法院直接引用布莱克史东爵士的法律系统高达 272 次。惊人的是,最近六年来(1990-1996)我们的最高法院大约引证了 21% 的布莱克史东之《英国法注释》。


  摩尔也指出,出现在独立宣言中「生命、自由、财产」的用语可以在布莱克史东的作品中找到,而他的作品正是在我们国家诞生时被人民广泛阅读的。摩尔写道:「此三者理念乃是根植于对神的信仰。」根据布莱克史东,生命是「神直接的礼物,每一个人与生俱有的,在法律的观点上,一个人尚在母腹之中的时候,这个礼物就开始送达了......关于自由,确切地说。是一种个人意欲行事的权限,不能受限于除了自然法以外的其它控制;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当神赋予人自由意志机制时的诸多礼物之一。」摩尔说:「财产是每一个英国人的绝对权力,并且拥有权是神所赐予的。」布莱克史东指出,财产权是透过神首先赋予人类的:「世界之初,根据圣经我们是被造的,美善的创造者赋予人类掌管全地、海中鱼类、空中飞禽。以及地上走兽的权力......这是人类掌管其它外界事物的唯一真实、确凿基础。」


  摩尔法官指出,「英国法和共同法的基础都是以神的信仰为前提,祂的旨意是所有律法的基石。」布莱克史东写道:「当至高者创造宇宙,并从无生出有时,他把某种原则放在所有事物中间,以此维系,而不致分崩离析。若无这些原则。一切事物将荡然无存。」布莱克史东把这些原则名之为「自然法」,此法「在人类之间平等,但受到神的管辖」。布莱克史东把自然法视为神的旨意,并且在自然界里可被加以观察:


  创造者之旨意名约自然之法。当神创造万物时,即赋予它活动之原则,并建立某些原则以规范其终生之活动。是以,当神造人时,他亦赋予人自由意志以掌控生命之各部位,并为人类立下永恒不变之律法。职是之故,就某种程度而言,此一自由意志必受制于管理与约束。此外,神并赋予人类思想机制,用以发觉诸般律法之内涵......试举数例:吾人当以诚实过日,不得伤害他人,欠人者必加以偿还。此三者乃查士丁尼诸大律法之础石。


  因为人类的自私,加上人类的认知「充满了无知和误谬」,人们需要启示。圣经即是那个我们所需要的启示。「那个启示的道理,我们名之为神圣的(divined),或者神圣的律法(divine law),」布莱克史东写道:「人们只能在圣经里找到它们。」因此,我们有自然法,以及只有在圣经里才能找到的启示法律。布莱克史东写道:「人类的律法必须依赖自然法和启示法。这意味着,人类的律法不可和此二者抵触。」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再三予以强调:人类的律法必须依赖自然法和启示法。这意味着,人类的律法不可和此二者抵触。也就是人类的律法不得与神的启示法相抵触!盼望今日的立法者、律师、法宫能将此言铭刻于心。


  关于圣经和法律,布莱克史东还做了其它的论述。他指出圣经为何是下列事物的来源:


  * 发誓:出于圣经,旨在保证证人之诚实。在布莱克史东出版《注释》之后几十年,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问道:「如果宗教责任的意识弃绝了在公义的法庭上做为调查工具的『发誓』,那么财产保障、名声保障和生命保障在哪里呢?」


  * 整个法庭制度反映了「摩西所设立的那个犹太共和国」。


  * 未来之赏罚取决于人民是否遵守法律。布莱克史东说,相信未来之赏罚使得所有持相异论点的人都会遵守法律。    当想到我们文化受到世俗主义和无法性的打击,上述的论点更耐人深省:


  相信未来之赏罚,喜爱圣经的道德性公义,以及信服「种什么得什么」的理念--此三者概念都源自基督的启示,和诫命的教导。这是所有法律上「发誓」的基础,而其目的乃是呼求神做为事实真理的见证,而那个事实可能只有神和当事者知情而已。是以,所有道德证据。所有对人类诚实的信心,势必会因背叛和不信神而大打折扣。


  当你想到布莱克史东在英国法律和美国法律里所扮演的角色时,以上所述的事情必然令你啧啧称奇。当林肯自修法律的时候,其中一本主要的书本就是布莱克史东的《注释》。沿着宪法大道(Constitution Avenue)不远的美国首府大厦(U.S. Capitol Building)立了布莱克史东的铜像。如果没有圣经,西方的律法将与布莱克史东巨著《注释》失之交臂。




是打破玻璃的时刻吗?


  我们刚刚描绘的圣经和法律的草稿,使我们得悉,我们的律法系统来自欧洲,尤其英国,但终极而言。它们均来自圣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从查士丁尼、阿尔弗烈德大帝、格鲁修到布莱克史东,均将西方律法恰当地根基于圣经中神的律法。


  不幸的是,我们离开了圣经律法的精神支柱,而结果使得我们的律法系统错乱。关于这一点,史德史卡尔(Wayne Stayskal)的政治漫画倒是表现得维妙维肖。漫画画着一间立法机构,墙面上镶着一只消防器材箱的玻璃柜,里面放着「十诫」。玻璃上写着:「紧急时,请打破玻璃。」我想,现在该是打破玻璃的时候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7 01:14
[quote=bbclinton,80979]其實有神, 無神, 跟本不重要...
假設你說得正確, 有神存在, 但現時的社會 (自古至今), 仍然每天有人打架, 有戰爭, 有恐佈活動,有失戀, 有人自殺, 有人患狂躁症, 有人貪婪去搶劫, 有人去強姦等等等等
神怎去解決這些問題? 神...[/quote] 有句话说得好:“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而信仰是道德的基础”。
如果你真的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就做不出来。看看欧美那些基督教国家,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很高,尤其是社会公德。再看看相信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兲朝,高的是各种违法犯罪和各种污染指数,社会公德尤其低下。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7 12:51
[quote=抵押菠萝兔,81039]有句话说得好:“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而信仰是道德的基础”。
如果你真的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就做不出来。看看欧美那些基督教国家,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很高,尤其是社会公德。再看看相信唯物主义无神论的兲...[/quote] 不見得.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7 20:21
[quote=bbclinton,81063]不見得.[/quote] 何出此言?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7 21:39
写那么长,谁看啊。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7 21:43
[quote=抵押菠萝兔,81090]何出此言?[/quote] 很多人沒宗教信仰, 但都很有道德, 而且心地善良.
亦有很多宗教人仕, 以宗教為名去叫人奉獻. 羅馬的天主教廷是世界上其中的一個最有錢的組織.

不做壞事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儒家看是因為人性本善, 而且人皆有惻隱之心. 佛家看是因為有因果報應. 基督徒看是因為做壞事就可能死後不能上天堂.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7 23:45
菠萝兔说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能说明下面两者的关系:
1. 基督教对人类文明有过贡献。
2. 因此现在的基督教比现在的其他宗教优秀。

反问就是:
1. 现存的几大宗教哪一个没有对人类文明有过贡献呢?
2. 有过贡献就能说明现在他们比别人优秀么?

没有事实能说清楚这两个问题,那就是比布道还要不像话的行为了。布道的人大约会拼命说自己的教多么好,会说我主多么优秀,会说不信我主会怎样怎样,会说背叛我主会怎样怎样,但还不至于对不信教的人说其他的宗教不好。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7 23:59
[quote=韬光晦影,81104]写那么长,谁看啊。[/quote] 言简意赅真的很难。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00:05
我从来没有说过“基督教比现在的其他宗教优秀”,如果这样说的话,潜在的含义就是:“基督教和其他宗教都差不多,就是稍微好一点而已。”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00:15
[paragraph]


(一)教育领域:


1、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普世教育”,即任何人均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给人间带来了文明的光亮。
2、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两性平等教育”,把男女享受平等教育权带给人类世界。
3、基督教首次提出“税收支持公立学校”的理念,兴办世界第一所公立学校(16世纪30年代)。
4、基督教全世界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促成政府当权者对民众赋有教育的义务。
5、基督教首次提出“分级教育”,提出普及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理念,创立了当今教育的模式。
6、基督教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1782年)。
7、基督教开设了世界第一所聋哑人教育机构(1775年)。
8、基督教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1158年),美国182所大学有92%是基督教或基督徒创办的,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拂大学、海得堡大学、巴塞尔大学等,都起源于基督教。
9、基督教兴起学术研究、修道院、主日学、神学院等,都是基督教创建的。



(二)医疗领域:


1、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病人服务机构——医院(4世纪末)。
2、基督教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精神病人医疗机构(公元321年) 。
3、基督教开设世界上第一所精神心理医疗机构(14世纪) 。
4、基督教发明并率先建立“姊妹护理会”,“护士”的称呼是基督教的发明,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医疗护理机构。
5、基督教创立“红十字会”,染成红色的十字架,成为救赎敌对双方互相残杀中高举的人道主义象征。



(三)法学领域:


1、现代罗马法精神正是经历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改造,是宗教信仰进一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2、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最早的宪章,甚至陪审团制度都和圣经有直接且密不可分的关系。 (详情请参见本帖第49楼和第50楼)
3、基督教提出了天赋人权:基督教提出了人的生命、自由和尊严高于一切,促使了以生命、自由和尊严为首要的文明律法。

4、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反对杀婴、弃婴、堕胎、自杀、与猛兽角斗、人体献祭等陋习,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
5、在基督教强烈反对下,世界上逐步废除了野蛮的奴隶制;


(四)科学领域


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和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其他重量级的基督徒科学家有:伏特(电压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安培(电流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欧姆(电阻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库伦(电量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伦琴(最早发现x光的人)、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者、电解定律的创始人)、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者)、高斯(大数学家)、孟德尔(遗传学之父,也是修道院院长)、达尔文(进化论的创始人,但他还是一个牧师,本人并不否认神的存在)、帕斯卡(压强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巴斯德(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天文学家,望远镜的发明人)

(五)婚姻家庭领域


1、基督教赋予婚姻的神圣性,反对一夫多妻制,促成一夫一妻制的形成;
2、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男女平等观点;
3、基督教提出了更高的婚姻家庭道德观,反对淫乱、乱伦、婚外恋、包养、同性恋等败坏行为;
4、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家庭民主制,反对家庭暴力和专制;
5、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婚姻自由;
6、基督教废除了用女人陪葬、用女人祭祀的野蛮陋习;
7、在基督教传教士的强烈反对下,中国废除了女人裹小脚的陋习;
8: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反对纳妾,不允许婚姻之外还有情人;
9、基督教第一个反对买卖婚姻,提倡婚姻自由;

(六)社会福利领域

1、爱与怜悯是基督教的创新,基督教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慈善机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钱库(1世纪中叶);
2、基督教非常重视对孤儿的关心爱护,提倡收养孤儿、关爱孤儿,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孤儿院(3、4世纪);
3、基督教提出对残疾人的帮助和关爱,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助残机构(公元321年);
4、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国家福利制度建议,第一个成立援助团体(2、3世纪);
5、基督教向整个人类呼吁对老人的关爱,在世界上创办第一所养老院(5世纪);
6、基督教第一个提出反对雇佣童工,并促使了童工法的制定;
7、基督教第一个提出了劳动者的权益应该受到尊重,提出劳动者的权益必须获得保障;
8、基督教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病人服务机构——医院(4世纪末)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8 01:29
[quote=抵押菠萝兔,81134](一)教育领域:


1、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普世教育”,即任何人均有享受教育的权利,给人间带来了文明的光亮。
2、基督教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两性平等教育”,把男女享受平等教育权带给人类世界。
3、基督教首次提出“税收支持公...[/quote] 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有用.
我今天被人盜了一千元, 情緒很低落, 心情很差, 請你告訴我基督教可以怎幫我 ??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01:31
文学艺术领域还没时间归纳,太多了。
作者: chinapapago    时间: 2014-4-8 04:47
[quote=韬光晦影,81130]菠萝兔说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能说明下面两者的关系:
1. 基督教对人类文明有过贡献。
2. 因此现在的基督教比现在的其他宗教优秀。

反问就是:
1. 现存的几大宗教哪一个没有对人类文明有过贡献呢?
2. 有过贡献就能说明现在他们比别人优秀么...[/quote] 反問得好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8 08:56
菠萝兔如果不是说基督教更优秀的话,那就算了。也许我理解错了。至于说基督教提出来“普世教育”,我不觉得其他宗教就会反对,这类先进观点,与其说是基督教提出来,倒不如说是西方社会先走到了文明里面。

你不能说这个理念是基督徒提出来的就是基督教的功劳,应该看他们的教义是怎么说的。

穆斯林我不敢说,但佛教(至少是中国佛教)是很普世的,一点也不歧视什么性别或什么人。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09:41
[quote=韬光晦影,81150]菠萝兔如果不是说基督教更优秀的话,那就算了。也许我理解错了。至于说基督教提出来“普世教育”,我不觉得其他宗教就会反对,这类先进观点,与其说是基督教提出来,倒不如说是西方社会先走到了文明里面。

你不能说这个理念是基督徒提出来的就是基督教的...[/quote] 我觉得佛教是精英教育,你要读懂佛经,必须有相当深的古文基础才行。而且要学佛的话,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作者: Wing    时间: 2014-4-8 10:30
[quote=抵押菠萝兔,81157]我觉得佛教是精英教育,你要读懂佛经,必须有相当深的古文基础才行。而且要学佛的话,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quote] 我脚的出家的大多数没啥经济基础……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11:28
[quote=Wing,81165]我脚的出家的大多数没啥经济基础……[/quote] 那是在过去,现在你看看那些禅修班需要交多少学费就清楚了。
作者: 韬光晦影    时间: 2014-4-8 11:37
[quote=抵押菠萝兔,81178]那是在过去,现在你看看那些禅修班需要交多少学费就清楚了。[/quote] 你又调皮了。现在的禅修班需要多少学费,和你自己要学佛有啥必然关系么?难道不去禅修班的学佛就不正宗么?你我都知道那禅修班是啥玩意,真有佛祖,佛祖也要被气死了。

不过,这也反证了,宗教其实也非常受到世俗的影响。也能说明,当时教廷为什么会迫害科学家但后来又慢慢好起来。好的宗教,应该是理解世俗的基础上,出淤泥而不染,引领教徒向善。但也不可避免的,宗教作为一个信仰的仪式或者载体,也不可能不受到世俗的影响。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11:47
[quote=Wing,81165]我脚的出家的大多数没啥经济基础……[/quote] 寺庙开禅修班收费高至上千元 房间配电脑空调
字号:小大 2013-08-05 15:01 来源:广州日报 我想说两句(0)
登陆开封社区club.kf.cn / 微博 @开封网 / 微信kfw2924343参与互动  


打扫卫生是清修的内容之一。

  近年来,“禅修热”在全国各地兴起。忙碌的都市人为了释放压力,纷纷到禅修班寻求清净。近日,这样的禅修班也在佛山悄然出现。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在南海西樵和高明都曾开设了类似的禅修班。这些禅修班大多数为期2至3天,其间学员们每天清晨5时30分起床早课,诵经念佛,平时用膳全是斋饭,还必须打扫卫生等。

  尽管禅修班为期只有2至3天,且禅修班内具有各种现代通讯设备,并非与世隔绝。但这种禅修班在佛山显然没有受到如其他城市般的热捧,不少学员参加后表示禅修班太清苦,以后不会再参加。

  文/记者潘慕英 图/记者龙成通

  每天早上5时30分起床诵经念佛,下午抄经上课。这样的课程你是否从未听说过?如今,在南海西樵山宝峰寺和高明观音禅寺内均有开展禅修班,今年2月份,60名企业家在高明观音禅寺内进行为期3天的修习;在西樵山宝峰寺,从4月份以来,也开展了三四期为期两天的禅修班,共有四五十人参加。

  收费:

  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据西樵山宝峰寺相关负责人介绍,禅修班的学员主要来自都市白领以及企业家,参加人员的年龄在20多岁至50多岁之间。“禅修班不等于短期出家,只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该负责人表示,这些禅修班的学员们每天的课程都和普通的僧人每天的生活一样,参加者多数是为了体验修行生活。

  据了解,这样的禅修班目前收费不一,有的低至数百元,有的高至上千元。

  课程:

  5时30分起床早课念经

  在西樵山宝峰寺为期两日的禅修班上,学员们体验了清苦的修行生活。每天早上5时30分,在“启板”“咚咚”的敲打声中,学员们起床洗漱,换上统一的黑色僧服。6时,学员们必须到达大殿内进行早课。为时一个小时的早课,身穿黑色僧服的学员们在师父的带领下诵经念佛。早上7时,用完早膳后,学员们必须围绕整个寺庙内打扫卫生。直到10时,再开始学习寺庙历史以及各项佛学等。

  一个忙碌的早上度过后,11时用完斋饭,稍作休息,下午进行抄经和佛学讲座。到了下午3时50分,再开始晚课,诵经念佛。

  下午5时用完晚膳后,学员们进行自我修行,这是一天内唯一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不少学员会选择向寺庙内的师父们倾诉生活的烦恼和忧愁,获得师父的开导。晚上9时30分,“止息”时间一到,学员们就必须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5时30分起床,开始新的一天修行生活。

  走访:

  禅修房配备电脑空调

  近日,记者走进西樵山宝峰寺,体验禅修班的环境。记者发现,这些禅修班与外界想象中的寺庙生活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偌大的禅修房内摆放着桌椅供学员听课,不但配备有空调等设备,还有电脑、投影仪等现代讲课设施。

  而走进每一间学员的房间,房间内的设施与普通酒店房间基本无异,同时配置了空调、电视机等设备。宝峰寺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会禁止使用所有通讯设备,因为如果这样,许多学员都会很不习惯。

  在学员用斋饭的食堂内,摆放着数张红木长桌椅,墙上张贴着“止语”的黄色告示,学员们在用斋饭期间一律不能谈天说地。

  体验故事

  企业管理人员修行减压

  今年43岁的张先生从事管理工作,特地从广州赶来西樵山宝峰寺,他表示,在朋友的推荐下首次参加禅修班,主要是为了释放平时的压力。为期两天的禅修班,张先生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诵经念佛,而是在自我修行的时间内,找师父倾诉内心的压力和烦恼。“很多压力,在和师父倾诉的过程中觉得减轻了一些,知道都是自寻烦恼。”张先生称。

  两天的修行里,张先生和来自不同地域的学员们一起,带着同样的目的,在山林行走,在禅修堂修行,吃饭也都在一起。“尽管只有两天时间,但是这种清净,是旅行过那么多次从未有过的感觉。”

  寺庙生活太清苦 80后女生熬不住

  尽管禅修班的设备和设施已经十分先进,但依然有体验者表示感到太清苦。今年28岁的高女士首次参加禅修班后坦言,“体验后,你叫我再去,我真的熬不住。”对于高女士来说,每天的早课和晚课是最为“煎熬”的课程,“一个小时诵经念佛,前半个小时双手合十念经,后半个小时跟着师父绕佛念经。如果要我每天这样去念,真的没有这样的耐心。”高女士还称,两天吃斋后也感到“顶不住”。“每天吃斋,11时吃饭,大概三四点钟已经开始肚子饿。”

  记者了解到,像高女士这样首次体验后就由于寺庙的清苦而感到难熬的人并不在少数,不少体验者表示,体验了一次就决定以后不会再参加。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11:48
[quote=韬光晦影,81179]你又调皮了。现在的禅修班需要多少学费,和你自己要学佛有啥必然关系么?难道不去禅修班的学佛就不正宗么?你我都知道那禅修班是啥玩意,真有佛祖,佛祖也要被气死了。

不过,这也反证了,宗教其实也非常受到世俗的影响。也能说明,当时教廷为什么会迫害...[/quote] 台湾的禅修班大多都是免费的,只能说大陆的歪嘴和尚们把经都念歪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16:54
[quote=韬光晦影,81179]你又调皮了。现在的禅修班需要多少学费,和你自己要学佛有啥必然关系么?难道不去禅修班的学佛就不正宗么?你我都知道那禅修班是啥玩意,真有佛祖,佛祖也要被气死了。

不过,这也反证了,宗教其实也非常受到世俗的影响。也能说明,当时教廷为什么会迫害...[/quote] 在家自学佛法的话,难度非常大,就比如《金刚经》里那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用搜索引擎查找,前一句就是“一切有作为”的意思,但是本版BBC版主说不对,他又给出了一大套解释,你说我到底信谁的?这还是简单的,像什么“阿赖耶识”(),中观,唯识就更复杂了。
作者: Wing    时间: 2014-4-8 17:46
[quote=抵押菠萝兔,81178]那是在过去,现在你看看那些禅修班需要交多少学费就清楚了。[/quote] 禅修班和出家的是两回事,呵呵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8 21:36
[quote=Wing,81238]禅修班和出家的是两回事,呵呵[/quote] 现在没有点存款,谁敢出家?让你去个香火不是很旺的小庙,吃饭都成问题,也没钱治病,你会去吗?
作者: Wing    时间: 2014-4-8 21:46
[quote=抵押菠萝兔,81270]现在没有点存款,谁敢出家?让你去个香火不是很旺的小庙,吃饭都成问题,也没钱治病,你会去吗?[/quote] 你心中杂念太多,不适合出家,哈哈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01:17
[quote=bbclinton,81137]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有用.
我今天被人盜了一千元, 情緒很低落, 心情很差, 請你告訴我基督教可以怎幫我 ??[/quote] 虔诚地念一遍主祷文就行了。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01:21
[quote=抵押菠萝兔,81320]虔诚地念一遍主祷文就行了。[/quote]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01:29
[quote=韬光晦影,81150]菠萝兔如果不是说基督教更优秀的话,那就算了。也许我理解错了。至于说基督教提出来“普世教育”,我不觉得其他宗教就会反对,这类先进观点,与其说是基督教提出来,倒不如说是西方社会先走到了文明里面。

你不能说这个理念是基督徒提出来的就是基督教的...[/quote] 佛教可能有些歧视女性,有一本佛经明确指出女性不能成佛,顶多修到菩萨(是哪一本我不记得了,看了太多佛书都混了),还有一本写着观世音菩萨本是男身,经常变成女身就是为了取悦佛祖(不是我杜撰的,有空我会找出出处)。在泰国和西藏,佛教承担了一部分教育功能,日本和台湾还有佛教团体自己的大学,但是在大陆,我觉得佛教发展得有点偏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12:31
 修梵行的比丘虽然知道行淫或起淫欲都是犯戒、“染污”的事,但在许多情况之下,他们发现淫欲是非常不容易克制的。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比丘因为不能克制“淫欲中烧”而用斧头斫断自己的性器的事。(13) 由这段报导,我们更明白为什么淫欲问题在早期的僧团 (the Sangha) 中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事。许多经典都不嫌麻烦地将淫欲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譬如增一阿含便一而再地提到处理淫欲的问题,并要修行的比丘像战斗的勇士一样去克服淫欲的燃烧。
  和尚们 (老师) 为了要使修行的比丘能克服淫欲问题,便制定了各种修行的方法作为比丘解除因淫欲而引起的困苦。在谈论这些修行法时,和尚们将女人视为比丘淫欲升起最大的外在原因 (seductive cause)
  。因此,在修行上,四十二章经和其他早期的经典一样,都要沙门在外遇到女人时,不要看女人,不要和女人话,且要练习在看到女人时,做到将女人的身体比做 (唯扁恶露诸不净种 )之器。(15)
  早期佛教史上提到女人都与沙门门修习梵行有直接的关系,在这种重视梵行修习的背景里,经 (sutra)、律 (vinaya) 中提到的女人观当然是负面的了。增一阿含卷 27 提到女人便说:“夫为女人有五种恶,云何为五:一者秽恶,二者两舌,三者嫉妒,四者嗔恚,五者无反复。” (16) 在佛教早期的记载里,女人不但被认为身体不净,心理及言论也都被认为是不净。早期印度的佛教徒把女人塑造成将成这等面净,乃是希望比丘用不净观 (meditation on impurities) 的修行法将女人自心中除去,或将欲除去。增一阿含卷 12 有一段多耆奢行不净观法的详细说明:
  “....俱乞食讫还至世尊所,是时彼女人遥见多耆奢便笑。时多耆奢遥见女人笑便生此想。汝今形体骨立皮[(纹-文)+(强-弓) ]亦如画瓶,内盛不净,诳感世人,今发朋乱想。尔时尊者多耆奢观彼女人从头至足,此形体中存何可贪?三十六物皆悉不净,今此诸物为从何而生,....”。(17)
  传统的教修行者除了用女人不净的身心,作为其除去淫欲的方法之外。也用女人无常的身体作为去欲观想的对象 ( an object of meditation)。用后者这种方法去欲叫做无常观 (meditation on impermanence)。无常观法在增一阿含的卷 12 也有一段非常详尽的记载。当一个比丘在行无常观时,他先由女人的年青美貌“观”( med-itate )起,然后逐渐观其老、弱、病、死的现象以达到其去欲之目的。
  经文说:“设有见刹利女种,婆罗门女种,长者女种年十四、十五、十六,不长不短,不肥不廋,不白不黑,端正无双,世之希有,彼最初见彼颜色,起喜乐想,是谓色味。云何为色大患。复次,若复见彼女人,年八十、九十,乃至百岁,颜色变异,年过少壮,牙齿缺落,头发皓白,身体垢[土+界],皮绶面皱,脊偻呻吟,身如故车.... 复次, 若见彼女人身抱重患,卧于床褥,失大小便, 而不能起止.... 复次,若见彼女死经一、日、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至七日,身体[肝-干+绛]胀、烂臭、散落一处。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变,岂非大患乎.... ”。(18)
  在时间上,我们无法确知僧团里的淫欲问题是在什么时被提出的;也无法追溯从何时起,女人出现于经典中谈论淫欲的场所。这些问题都不是笔者依凭中译佛教资料可以回答的。
  我们只知道,淫欲问题是僧团早期便已经注意到的严重问题,因为各部派 (sectarian) 的律典及经典都曾提到这个问题。这些部派处理淫欲的方法,如“不要看女人,不要与女人交谈”这类避色与女人接触的处理方法都相同,而且都一致认为女人的身体、言论及心理不净洁。 (19)
  日本人本田端认为,女人在佛教史上出现负面的形象与印度教 (Hinduism) 在第一世纪时提高婆罗门 (Brahmins)的地位及重视阶级制度 (caste system) 有相当的关系。他认为,阶级制度的明确化直接影响男女的社会及宗教地位,因此女人从那时起便普遍的受到歧视。(20)? 事实上,佛教内部的教理 (doctrines) 在各时代因为阐释上的不同也会引起很大的变化。由这个角度来了解,佛教史上出现轻视女人的论调并不一定是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佛陀虽然视众生如己,出而且自己也没有男净女不净的偏见,然就僧团内部对修行的看法及僧团与女人的“紧张关系”(tension) 来看,我们是可以明白女人在经文中为何会被造成这等形象 (image)。事实上,佛教史上歧视女人的看法并不是一种定见,虽然佛教有这种“传统”的女人观。各部派在后来的发展便是一个铁证。
  传统佛教对女人轻视的态度,从某些教理 ( sectavian? doctrines)? 的发展结果。我们知道,有些学派认为传统这种偏激的女人观是有道理的;甚至因此而持此传统更加对女人不利的女人观去反对女人出修行。走向这种极端看法的代表部派即是弥沙塞部 (the Mahiissasakas)。在中国或称之为化地部或正地部。部派中认为应该改善女人在佛教里地位及形象者也大有人在,晚期的大众部修行者(the Mahaa-sanghikas) 有部及初期大乘空系都是例子。
  参、弥沙塞部的女人观
  化地部因为持著女人不净的思想,在教义上便主张“女人五碍”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佛教史上从温和的敌视女人态度走向极致的一个现象。“女人五碍”的意思就是说,做为一个女人,她不能成就佛? (Buddha)、梵 (Brahmaa)、帝释、(\'Sakra)、魔 (Maara) 及转轮王? (raaja-cakravartin) 五种力量或五力 (the five supernatural powers)。这五种力量,在化地部的作品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中便说得非常清楚。经文说,只有修习梵行的男子才能得到这五力或五事。
  换言之,化地部是不同意女人可以成佛的说法。化地部这种论调不只是一种信仰,而且也付诸实践于其所设立的“八不越法”? (gurudharma)。佛说瞿昙弥记果经也说,女人进入僧团修行就如冰雹破坏田间的作物一样,由于女人出家修行,佛法便不能久存。(21)
  佛说瞿昙弥记果经和弥沙塞部醯五分律所强调的“八不越法”,事实上就是化地部女人观的主要说明。化地部虽然让女人出家,然而在要求每一个出家女人修行八不越法时,他们郤说,女人即使是长期出家修行,她们在修行上所得的成果还不如一个刚出家的“新受戒比丘”。(22) 这意思就是说,女人即使是修行了一辈子也不能改变她们身为女人的劣处;更谈不上成佛。化地部所设立之“八不越法”自然是对应该派“女人五碍”的论调。
  化地部不但在教理上限制女人成佛,而且在行动上也用“八不越法”限制女人在僧团中活动的情形。这种教理,和实际施行于女人身上的规定都被有部 (the Sarvaastivaada) 主张转身论的学者系统性地 (systematically) 反对掉。
  佛教史上女人问题真正成为各部争论的焦点 (issue),还是在“女人能不能成佛问题”被提出之后。参予这问题争论的学派,在中译的佛教资料中,只少可看出有有四个学派。其中除了有化地部之外,一切有部,晚期的大众部及初期大乘空系都对女人成佛问题有直接或间接的反应。一切有部转身论的出现便是在这种环境中造成。我们因此可以说,一切有部的转身有论是该派的女人观,或对女人成佛的看法。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15:24
初期大乘一反传统对爱欲的看法,作为法师的菩萨不但不像传统的和尚那样要教众生禁欲、戒欲,而且还说“从爱欲中生菩萨法”。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也,初期大乘对于爱欲问题的处理方式与传统各家各派的看法是很不同的。他们以为,要了解爱欲痛苦及享乐的极限 (limit),一个出家的人不是用“不净观”或“无常观”这种修行的方式,或躲避女人的方法就可以做到的。他们认为,宗教的生活方式 (即制欲的说法) 是从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累积而来的。因此,当他们说“从爱欲中生菩萨法”时,不但有鼓励众生必须自己去体验爱欲的限制才能修行菩萨法的意思,而且还主张做为一个导师的必须“参预”众生的问题,并在旁指导和帮助解决众生面临爱欲的问题。在这种大乘的独特思想发展之下,我们便能明白为什么维摩诘 (Vimalakirti) 做为一个菩萨要“不止无色有妻子妇,自随所乐常修梵行”。
  初期大乘这处理爱欲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一天造成的;它一定是经过长期的孕育才建立起来的理论系统及方法。在道行般若经中,我们只见到昙无竭菩萨与众采女“共相娱乐”的话。之后,在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中才看到初期大乘空系的学者处理爱欲问题的雏形。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提到几个实例说明一个修习梵行的菩萨 (经文称之梵志 ),如果因“大悲”的关系与女人有“奸秽”之情,他不但不会失其修行的成果,更不会如传统各家所说的,“坠趣地狱”。小乘部派常用与女人交即坠地狱的观念做为消除修行者产生欱念的方法。譬如增一阿含经 (83) 便说,“宁与端正女人而共交游?.... 不以此罪入地狱中受苦无量。”(卷 3)。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提到一位叫做焰光的修行人, (经文以佛的本生故事作为阐述这种思想的方法) ,在林中修行了四百二十万年的梵行之后,有一日入沙竭国,遇到了一位陶家女。后者见到这位梵志时,便以死作为要与梵志“交”的威胁。焰光在心里挣扎之际,乃“发慈哀”。他甘心犯冒“禁戒”,准备“下地狱”以救该陶家女。他这样做为的是,“宁令斯女获致安稳,吾当堪忍地狱之痛”。照经文的说法,焰光死了之后不但没有下地狱,而且“生于梵天”。该经文在总结这段故事的时候甚至更说,“吾以大哀越生死百千之患。贤者且观,余人所犯坠趣地狱,善权闿土 (菩萨 ) 更升梵天。”(84)
作者: lifetimes    时间: 2014-4-9 20:12
对于佛门弟子来说,遇到有外教非难,如不能生起悲心,而含嗔心与之辩论,则成毁戒
所谓
虽有
作者: lifetimes    时间: 2014-4-9 20:13
辩才无碍,而常静默,为精进故,为众生示佛尊贵故,为度众生故.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2:25
[quote=lifetimes,81413]对于佛门弟子来说,遇到有外教非难,如不能生起悲心,而含嗔心与之辩论,则成毁戒
所谓
虽有[/quote] 人家即使是犯嗔戒造口业,也要护教,比你可强多了。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3:21
你笑了,就说明这个方法管用了。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24
[quote=抵押菠萝兔,81444]你笑了,就说明这个方法管用了。[/quote] 笑可以是開心,歡喜,激動,感動,傻笑,苦笑,冷笑,嘲笑,恥笑...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36
[quote=bbclinton,81449]笑可以是開心,歡喜,激動,感動,傻笑,苦笑,冷笑,嘲笑,恥笑...[/quote] 同樣都是笑, 本質客觀地來說是一樣.
但每個人的想法和心態都不一樣.
自信的人會視為欣賞的笑,鼓勵的笑.
自悲的人會視為嘲笑,愚弄的笑.
所以世界是一樣, 不同的心態,產生不同的感覺.
無分別心, 才能看到實相.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3:39
从77和78楼的资料看,大乘佛教最少分成两派,一派是主张严格禁欲的,一派是主张适度纵欲的。
主张严格禁欲的连和女人说话都不允许,主张纵欲的却认为只要女方有这个要求,佛门弟子也可以与之发生性行为。而且这两派都有不同的佛经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佛经也是自相矛盾的。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40
[quote=抵押菠萝兔,81451]从77和78楼的资料看,大乘佛教最少分成两派,一派是主张严格禁欲的,一派是主张适度纵欲的。
主张严格禁欲的连和女人说话都不允许,主张纵欲的却认为只要女方有这个要求,佛门弟子也可以与之发生性行为。而且这两派都有不同的佛经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由...[/quote] 淨土宗和密宗..有聽過嗎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42
[quote=bbclinton,81452]淨土宗和密宗..有聽過嗎[/quote] 沒有矛盾, 是殊途同歸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3:46
[quote=bbclinton,81450]同樣都是笑, 本質客觀地來說是一樣.
但每個人的想法和心態都不一樣.
自信的人會視為欣賞的笑,鼓勵的笑.
自悲的人會視為嘲笑,愚弄的笑.
所以世界是一樣, 不同的心態,產生不同的感覺.
無分別心, 才能看到實相.[/quote] 你没学物理的时候,懂什么是原子分子吗?释迦摩尼能说出红玫瑰是一堆原子瞬间无数次生灭这些话吗?那么是不是释迦摩尼也没看到真相呢?佛祖没看到真相,他说的就是假话,你相信了假话,又去传播假话,那就是在害人。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48
[quote=抵押菠萝兔,81454]你没学物理的时候,懂什么是原子分子吗?释迦摩尼能说出红玫瑰是一堆原子瞬间无数次生灭这些话吗?那么是不是释迦摩尼也没看到真相呢?佛祖没看到真相,他说的就是假话,你相信了假话,又去传播假话,那就是在害人。[/quote] 我很有邏輯地問你, 你沒見過釋迦牟尼, 又怎知他說不出?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9 23:51
[quote=bbclinton,81455]我很有邏輯地問你, 你沒見過釋迦牟尼, 又怎知他說不出?[/quote] \"子非魚, 焉知魚之樂?\"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3:52
[quote=bbclinton,81455]我很有邏輯地問你, 你沒見過釋迦牟尼, 又怎知他說不出?[/quote] 他要能说出这些话,那佛教界应该会出一大批科学家啊,可惜我一个都没见到。
而且一点相关的记录都没有。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9 23:55
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和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其他重量级的基督徒科学家有:伏特(电压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安培(电流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欧姆(电阻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库伦(电量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伦琴(最早发现x光的人)、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发现者、电解定律的创始人)、居里夫人(镭的发现者)、高斯(大数学家)、孟德尔(遗传学之父,也是修道院院长)、达尔文(进化论的创始人,但他还是一个牧师,本人并不否认神的存在)、帕斯卡(压强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巴斯德(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天文学家,望远镜的发明人)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10 00:01
[quote=抵押菠萝兔,81458]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和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其他重量级的基督徒科学家有:伏特(电压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安培(电流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欧姆(电阻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库伦(电量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伦琴(最早...[/quote] 是因為那個年代在歐洲最盛行的宗教是基督教的關係.
要是印度佛教當年不是東傳,他們要是有機會接解佛學, 肯定全部都會轉投佛門.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10 00:21
[quote=bbclinton,81459]是因為那個年代在歐洲最盛行的宗教是基督教的關係.
要是印度佛教當年不是東傳,他們要是有機會接解佛學, 肯定全部都會轉投佛門.[/quote] 错,历史不能假设,哪有那么多肯定?现代信仰自由,也未见一个科学家从基督徒转成佛教徒,也没有一个信仰佛教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甚至我都没听说过哪个科学家是信仰佛教的。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10 00:37
再說, 我相信在佛教徒里面, 也有許多傑出和有成就的大人物.
同樣地, 印度教, 者那教, 天主教, 回教等等不同宗教, 各自都有許多傑出人物.
只是佛教徒普遍比較低調, 不喜大肆宣揚, 不像閣下 (基督教徒) 的作風, 一個一個逐一數出來炫耀.
就好像一個有錢土豪在炫富, \"我家族有三塊田,四間別墅,伍個工人,六輌汔車,七頭名種狗,八件古董...你家族又有沒有丫!?\"
作者: bbclinton    时间: 2014-4-10 00:42
[quote=抵押菠萝兔,81458]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牛顿和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其他重量级的基督徒科学家有:伏特(电压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安培(电流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欧姆(电阻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库伦(电量的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伦琴(最早...[/quote] 宗教觀點

達爾文的家族比較傾向不遵從當時英國國教會,他的祖父、父親及兄弟均為自由思想家。在此背景下,小時候的達爾文依然信奉聖經,甚至之後在劍橋大學修讀神學成為牧師。此時他相信一套以自然界構成的奧妙而論證神必定存在的《目的論的證明》。後來,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之旅中認識到世界很多不同物種,這些物種的特徵與習性,是聖經無法解釋的。例如有一種胡蜂麻痺毛蟲並在其體內產卵,卵變成寄生蟲並殺死宿主的行為,認為這抵觸了《目的論的證明》中「自然界是神善意的彰顯」的教義。雖然如此,達爾文仍然會引述聖經作為道德權威,卻批判一些舊約中的歷史陳述。

在達爾文研究物種演化時,物種行為的無情性引伸出的社會意義,經常被非國教論者及無神論者視作攻擊英國國教會的理論的手段。達爾文更認為宗教信仰其實是生物族群的生存策略,雖然此時他仍然相信神是最終的自然法則制定者。在1851年,他的女兒安尼逝世後,達爾文的信仰漸減,並傾向懷疑主義。這時雖然他仍繼續協助進行一些教會事務,但已經不會在星期日上教會。他傾向相信痛苦是自然法則,多於神的試練。當他被問及他的宗教取向時,他指出他從來不是無神論,但不可知論是對他的心思更準確的描述。達爾文在自傳裡亦曾表示,福音書的真確性存疑,他也沒有充足證據相信基督教是神的教義。[73]

1915年在一份美國報章第一次發表的作者不詳的文章The Lady Hope Story,作者提出達爾文老年在病榻時再度信奉基督教,卻被達爾文的子孫及歷史學家否認。他的女兒表示,達爾文未再信奉基督教,他死前最後一句說話是對妻子說「記著,你一直是一位多麼好的太太。」[74] 縱然如此,很多反演化論者今天仍然會用《The Lady Hope Story》裡「達爾文死前再信奉基督教」的陳述來指出達爾文自己否定了演化論,藉此宣傳反演化論。


你說我該相信你說的, 還是相信維基百科的!? ^.^
作者: 抵押菠萝兔    时间: 2014-4-10 01:03
[quote=bbclinton,81464]再說, 我相信在佛教徒里面, 也有許多傑出和有成就的大人物.
同樣地, 印度教, 者那教, 天主教, 回教等等不同宗教, 各自都有許多傑出人物.
只是佛教徒普遍比較低調, 不喜大肆宣揚, 不像閣下 (基督教徒) 的作風, 一個一個逐一數出來...[/quote] 请举一个例子出来,必须是推动人类科学或社会进步的。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4-4-10 01:05
98楼
作者: mirac1e    时间: 2014-4-10 01:05
99楼




欢迎光临 战网中国 (http://www.battlec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1